首页 > 浙江大学科技园公众号

浙江大学科技园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浙江
公众号ID:zjdxkjy
公众号分类:科技
关于公众号:

“浙江大学科技园”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为浙江大学科技园内的科技企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创造更广泛的信息交流空间,提供更及时、快速、个性化的服务,实现浙江大学科技园高品质创业服务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多方共赢的目标。联系电话:0571-…

开发/运营主体: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关于主体: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是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开发运营主体。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浙江大学科技园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浙江大学科技园百科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浙大科技园位于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规划建设用地1700亩(同时按照“一园多点”的原则,在宁波、嘉兴、绍兴、温州及江西省南昌市等地建有科技园分园)。建成后的科技园将是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协调统一、形式开放的科技创业者的乐园,是“天堂硅谷”的一颗灿烂明珠。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称浙大科技园)创建于2001年,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浙大科技园由浙江省、杭州市和浙江大学联合共建,享受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2024年1月17日,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未来创新园归谷园区正式开园。

建设方针

浙大科技园的建设遵循“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坚持开放”的方针,坚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辐射的宗旨,将在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现代农业、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等三大领域的高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企业孵化方面,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自古以来杭州以“人间天堂”而著称,百年著名高等学府浙江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崛起的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诚邀国内外有识之士,来“人间天堂”创新创业,大展宏图。

依托浙大

浙江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的浙江大学是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高校于1998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目前中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办学规模

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108个,硕士学位学科343个,博士学位学科298个,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并在30个一级学科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4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课程基地9个。另有各类研究机构190余个。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7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00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近2400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700余人,博士研究生4200余人。

教育设施

园区发展

八年来,在科技部、教育部、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浙大科技园在园区基本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辐射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目前,浙大科技园已累计有入园新注册企业450家,注册资本20多亿元,其中科技孵化企业累计300余家。入园企业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2008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多元。孵化场地面积从刚开始的50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7·2万平方米(包括老和山区块68000平方米和求是孵化楼4000平方米)。已有50多家孵化企业毕业出园,并向周边地区辐射,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按照“一园多点”原则,在浙江宁波、长兴和江西南昌建立分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辐射。

发展荣誉

浙大科技园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的肯定。2003年4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技术创新基金小额资助试点依托单位”之一;2003年7月,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对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浙大科技园名列全国第四位;2003年10月,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首批“浙江省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2003年12月,被浙江团省委和省青联评为 “浙江省青年创业基地”;2004年6月,被认定为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拓展区块;2004年12月,被认定为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2006年12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7年5月被科技部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大学生创业项目服务机构”; 2008年4月被杭州市评为“杭州市十佳科技企业孵化器”;2008年6月被团省委、科技厅认定为“浙江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在2008年12月召开的全国“纪念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大会”上,浙大科技园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先进服务机构”荣誉称号(获得此荣誉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仅10家)。浙大科技园正在成为区域创新与辐射的重要源头、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浙江大学为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园区做法

1、紧紧依托浙江大学,利用浙江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

大学科技园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其根本在于依托大学。浙大科技园紧紧依托浙江大学,充分利用浙江大学的科技和人才等资源优势,同浙江省丰富的民营资本优势相结合,创办了一大批科技孵化企业,转化浙江大学的科技成果。

浙江大学为加快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于2000年底制订出台了《关于浙江大学教职工和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办科技孵化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学科性公司的改制意见》、《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停学创业的意见》等政策,鼓励学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及大学生(主要指研究生)到大学科技园创办科技型孵化企业。同时学校还把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及其他资源对科技园全面开放。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调动了浙江大学教职工和学生到大学科技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困难问题

浙大科技园经过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浙大科技园承担了过多社会公共职能

浙大科技园承担着技术创新、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产业辐射的功能,这些大多是政府和社会职能,是公益性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服务。浙大科技园作为浙江大学下属的企业化运作机构,在资金实力上比较欠缺。希望政府部门考虑到浙大科技园的实际情况,增加对大学科技园资金支持力度,如通过为科技园入园孵化企业提供房租优惠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服务等方式,以支持浙大科技园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规划

接下来,浙大科技园将根据政府、学校和入园企业的要求,遵循“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强化服务、孵小扶新”的指导方针,以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为中心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学习和贯彻科技部、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提高孵化能力,加强营造优良的创业环境,真正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辐射源。

通力合作

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大学有关部门、学院的联系与合作,合力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将主动设计、努力挖掘并创造条件帮助一批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项目在科技园内转化;同时选择一些发展势头好的孵化企业,通过聘请创业导师、寻求风险投资等措施,重点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推进自主创业

继续努力创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浙大科技园将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扶持创业项目和团队,继续办好未来企业家俱乐部和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办好“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西湖-浙大科技园)”,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实习、创业辅导、政策咨询、投资融资、项目申报和公共技术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搭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绿色通道和高端创业基地。

未来园区建设

根据杭州市和浙江大学关于建设“和谐杭州示范区”的工作安排,浙大科技园加快启动强园扩园工程。以浙大科技园为框架,依托浙江大学,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扩充功能、扩大空间,整合各类资源,以“三路二园”( 三路:西溪路、古墩路、留祥路,二园:西湖科技经济园、仓前高教园)建设为主导,加快浙大科技园二期工程建设,精心打造“环浙大创新创业走廊”。

服务平台建设

分园介绍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分园

宁波园简介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分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是按照“一园多点”的建设原则由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于2000年开始共建的一个“科技特区”,是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的一个分支机构。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依托浙江大学强大的科技研发和人才储备优势,结合宁波市地区经济特点,旨在走出一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与地方区域经济开展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园区位于宁波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目前,宁波分园已进入二期建设阶段,建成后的宁波分园环境宜人、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是浙江大学与宁波市开展科技合作的重要纽带,是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

优秀企业

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2001年初,在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以后不久,在学校鼓励政策的推动下,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芯公司)在浙大科技园成立,成为首批科技孵化企业,并于2005年从浙大科技园孵化毕业。

国芯公司初始注册资本50万元,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万元,占股10%。国芯公司是浙江大学信息学院的一批教授自筹资金组建的,目的是转化他们研发成功的科技成果——数字电视芯片。公司创始人以姚庆栋、仇佩亮、王匡和张明等教授,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信息传输、芯片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为国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总体组的成员单位,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高清晰度电视软件研究”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项目研究,经过多年研究,产生了数字电视芯片等多项科研成果。

绩效评价

2021年10月21日,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结果,该科技园被评价为良好。

公众号主体介绍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浙江大学科技园是由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浙大科技园")成立于2000年,作为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核心运营机构,依托浙江大学创新资源与浙江国资产业生态双平台,构建覆盖"源头创新-概念验证-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生命周期科创服务体系。公司以概念验证中心、孵化器、产业园为载体,累计培育14家上市企业、500余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及80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数据截至2025年)。目前运营15万平方米孵化场地,下设6家科创园区和多个专业实验室,通过"四链融合"模式支撑浙大控股集团打造高能级科创赋能平台。

业务体系

构建"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四链融合模式,形成包含概念验证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

源头创新:依托浙江大学科研资源建立生物医药分析测试中心等专业实验室

成果转化:累计完成500项技术成果转让,培育51家科技版挂牌企业

运营规模

空间载体:15万平方米孵化场地覆盖总部园区(西溪)、宁波分园、江西分园等6大科创园区

企业培育:截止2025年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毕业企业660家

创新资源:管理78项商标、12项著作权,对外投资企业达107家

发展动态

2023年9月召开战略务虚会,明确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科创服务体系、强化党建业务融合三大发展目标。2023-2024年间通过浙江分公司开展多轮人才招聘,重点补充运营管理类岗位。

组织架构

隶属浙江大学控股集团,实控人为浙江大学,实行国有资本控股模式。2022年资产规模达2·89亿元,参控股企业涉及科技服务、产业投资等领域。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