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公元1947年,史可法的后裔、满怀报国热忱的史鉴先生在现扬州市史公祠内创办了“可法小学”。解放后,“可法小学”迁出史公祠,更名为“梅岭小学”,与史公祠隔街相望,1982年,作为江苏省重点小学的梅岭小学被授予江苏省实验小学称号。
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
研究生班结业12人,本科生达92%;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扬州市首批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
…更多「学校简介」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1997年顺利通过验收,再次被授予江苏省实验小学的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江苏省模范学校的称号。2004年,学校成为扬州市首批三星级实验学校之一。学校北邻唐代古塔栖灵塔,西邻风景如画的瘦西湖,南面有“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的高昊寺,东面有唐代古渡茱萸湾。古代扬州特有的历史渊源赋予了这所学校独特的精神内涵。 学校现有182名在职教师,71个教学班,3384名学生。多年来,学校实践“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重塑文化,为教师享受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强化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走内涵发展之路。早在1982年,特级教师翟裕康率先带领全校数学教师实施“三不”“四了”的课堂结构改革。25年来,梅岭小学不但数学课坚持“讲了、练了、评了、收了(作业本)”“不拖堂、不布置回家作业、不上课表以外的课”的优良传统,而且结合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数学学科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经验,努力将其推广到其他学科的管理工作中,使“质量高、负担轻、后劲足”成为学校的学科办学特色。学校坚持开展“好习惯天天行”活动、感恩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少年儿童心理咨询活动、青春期教育活动、红领巾图书超市、梅苑英语节等主题活动,组建了铜管乐队、绘画、声乐、舞蹈、书法、电脑、机器人等多个兴趣小组,使教育更加深入社会,更加深入生活,更加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更多「所获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