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事件
私立禾川中学创办并招生
1920年萧辉锦、刘彭龄等人创办,1921年春季招生。校址在原县试院“科士场”(现任弼时中学)。1926年夏私立永新职业学校并入禾川中学。1928年6月25日毛泽东召开红四军连以上干部大会
地址在原禾川中学礼堂(现任弼时中学内的“中厅”),讨论分兵发动群众和边界土地革命的有关问题。1929年1月国民党政府创办县立初级中学
国民党永新县政府派贺登云创办,校址在原禾川中学内,年底因共产党农工武装反攻而停办。1931-8河西教导队改名湘赣苏区红军学校(后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
校址开始设在县城福音堂内,后原禾川中学校址也设立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展开全部…更多「学校大事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永新中学新校区,占地320亩,耗资5亿余元。建有教学楼2联8栋,有现代化教室208间,配套实验室56个;建有学生宿舍楼6栋(现用4栋),有内装热水系统的寝室888间;学生食堂、艺体中心、办公楼各一栋;400米标准跑道,16个标准篮球场,2个室外网球场,24个室外羽毛球场,21个乒乓球桌。办学规模
截止2016年12月16日,学校共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成果
师生成绩
解放后,为高等学校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大学生,大多数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其中高科技人员已逾千人,现仍在外留学的有30多人。;在国家、省、市各级教育教学论文比赛和佳课比赛等活动中有100多人次获奖;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等文章200多篇。在学生中,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学科竞赛有300多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奖有30多人次。有4个学生获陈香梅奖,有两位同学被评为全国“希望之星”。
学校荣誉
…更多「办学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特色
将军书法家李真同志亲笔题写校训:勤奋向上,求实创新。学校形成了“严教爱生、敬业务实”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勤学奋进”的学风。学校全面实施“制度化和德情化并举”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严谨而不死板,量化而不繁琐;分工而又合作,竞争而又和谐”的管理格局,使学校管理更具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在教育教学上,以培养高 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狠抓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形成了“备课—说课—听课—议课”系统化的集体备课系统,使教学教研更趋自主性、广泛性、合作性、实效性。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团结拼搏,勤奋向上,勇于创造,与时俱进的良好校风。
现任领导
郭新(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主管政教工作。
王清宇(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党支部工作,主管党风廉政工作、教学教研工作。
洪兵先(副校长):分管教学教研工作。
王惠民(副校长):分管财务、后勤、工会及新校区建设和搬迁工作。
刘小雄(副校长):分管办公室、政教、治保、团委工作。
知名校友
袁文才(1898-1930):1921年考入禾川中学(现永新中学),读到第四学期父病逝,家计失主,只得辍学在家务农。原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
李治(1899-1989):原第一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南京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中国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开国少将。
唐学咏(1900-1991):著名音乐家。获里昂音乐学院博士学位和"桂冠乐士"称号,回国后终身从事音乐教育,将西方音乐体系介绍到新中国,1965年调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授后直至退休。
…更多「知名校友」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