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余一中公众号

新余一中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西新余市
公众号ID:gh_240bbe1d894e
公众号分类:科技
关于公众号:

“新余一中”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新余市第一中学,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加强教师、学生、家长联系;提供多方位舞台;便于学校办事咨询;打造幸福和谐绿色科技校园。

开发/运营主体:新余市第一中学

关于主体:新余市第一中学是江西省新余市一所公办中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新余一中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新余一中百科

新余市第一中学(简称新余一中)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文明单位以及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单位。

新余市第一中学于1943年立校,为新余历史最悠久的学府。从新余县立中学到新余市第一中学,从虎瞰山上瀛州书院旧址到孔目江畔贯早,新余一中数易校名,两迁校址,1983年正式更名为“新余市第一中学”。

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约350亩。学校有教学班56个,学生3800余人,教职工409人。

历史沿革

1943年,新余县立中学在新余老城东南、袁河北岸虎瞰山的魁星阁旁、瀛州书院旧址成立,由前清举人、候补知县张峄先生任校长。

1973年,高中部迁至城区东隅原新城中学办学,定名“新余县第一中学”(初中部留原址,为“新余县第二中学”)。

1980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1983年,新余复市,更名“新余市第一中学”。同年学校在新余市首先确立以教代会为主的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17个,多媒体教室75个,网络专用教室、课件制作中心、演播室等7个,并建有奥赛专用实验室,是“国家电教示范学校”及“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办学规模

截至2007年,学校老校区占地130亩(2007年老校区被划出),新校区占地约3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可容纳120个教学班;已完成建筑面积8·3万多平方米。2014年,学校有教学班56个,有学生3800余人。

师资力量

2014年,新余一中有教职工409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100%(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特级教师3人(杨先明、喻承志、黄余平),高级教师126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4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28人,市级骨干教师70人;省学科理事6人,市学科理事长、理事12人。

对外交流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竞赛成绩

在全国高中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仅2003、2004年,新余一中有10人荣获化学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2人获“国家银奖”,并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二名”;有5人获物理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04年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有3人获数学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04年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有2人获计算机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并代表江西参加全国决赛。在中国高中生生物奥赛、英语奥赛上亦取得优异成绩。2004年获全国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人数为11人,全国银牌1块,奥赛名列全省第二名。2009年江西省普通高考享受奥赛优惠加分的65名考生中,新余一中有4人,仅列南昌二中、高安二中、鹰潭一中之后,位列全省第四。在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竞赛中,新余一中获团体赛第一名。演讲活动多次在江西省乃至全国获奖,在“蒲公英2004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中,5位同学分获银奖和铜奖。

校园文化

校训

抬头走路,好好做人

校歌

钢城之东

渝水之滨

有一座魏峨的壮观的校园

她有辉煌的过去,她有灿烂的未来

啊!新余一中

人材辈出的摇篮,人材辈出的摇篮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一览表
职务姓名备注
校长李辉-
党委书记钟梅春2007年8月始任
党委副书记李辉
副校长黄辉、傅建频、刘小图、杨先明
参考资料来源

杰出校友

邓小敏:1976年毕业于新余一中,现为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南卡州)大学机械系教授,研究领域为固体力学、计算力学和纳米力学。

王尚明:1978年新余一中毕业。1980年考入江西财经学院(即江西财经大学),1984年到财政部财政杂志社《财政》编辑部任编辑,1994年任副主任,2001年始任编辑部主任。

胡绍海,1981年7月毕业于新余一中高二3班。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公众号主体介绍新余市第一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新余一中是由新余市第一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新余市第一中学(简称新余一中)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文明单位以及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单位。

新余市第一中学于1943年立校,为新余历史最悠久的学府。从新余县立中学到新余市第一中学,从虎瞰山上瀛州书院旧址到孔目江畔贯早,新余一中数易校名,两迁校址,1983年正式更名为“新余市第一中学”。

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约350亩。学校有教学班56个,学生3800余人,教职工409人。

历史沿革

1943年,新余县立中学在新余老城东南、袁河北岸虎瞰山的魁星阁旁、瀛州书院旧址成立,由前清举人、候补知县张峄先生任校长。

1973年,高中部迁至城区东隅原新城中学办学,定名“新余县第一中学”(初中部留原址,为“新余县第二中学”)。

1980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1983年,新余复市,更名“新余市第一中学”。同年学校在新余市首先确立以教代会为主的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17个,多媒体教室75个,网络专用教室、课件制作中心、演播室等7个,并建有奥赛专用实验室,是“国家电教示范学校”及“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办学规模

截至2007年,学校老校区占地130亩(2007年老校区被划出),新校区占地约3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可容纳120个教学班;已完成建筑面积8·3万多平方米。2014年,学校有教学班56个,有学生3800余人。

师资力量

2014年,新余一中有教职工409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100%(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特级教师3人(杨先明、喻承志、黄余平),高级教师126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4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28人,市级骨干教师70人;省学科理事6人,市学科理事长、理事12人。

对外交流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竞赛成绩

在全国高中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仅2003、2004年,新余一中有10人荣获化学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2人获“国家银奖”,并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二名”;有5人获物理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04年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有3人获数学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04年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有2人获计算机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并代表江西参加全国决赛。在中国高中生生物奥赛、英语奥赛上亦取得优异成绩。2004年获全国奥赛(江西赛区)一等奖人数为11人,全国银牌1块,奥赛名列全省第二名。2009年江西省普通高考享受奥赛优惠加分的65名考生中,新余一中有4人,仅列南昌二中、高安二中、鹰潭一中之后,位列全省第四。在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竞赛中,新余一中获团体赛第一名。演讲活动多次在江西省乃至全国获奖,在“蒲公英2004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中,5位同学分获银奖和铜奖。

校园文化

校训

抬头走路,好好做人

校歌

钢城之东

渝水之滨

有一座魏峨的壮观的校园

她有辉煌的过去,她有灿烂的未来

啊!新余一中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一览表
职务姓名备注
校长李辉-
党委书记钟梅春2007年8月始任
党委副书记李辉
副校长黄辉、傅建频、刘小图、杨先明
参考资料来源

杰出校友

邓小敏:1976年毕业于新余一中,现为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南卡州)大学机械系教授,研究领域为固体力学、计算力学和纳米力学。

王尚明:1978年新余一中毕业。1980年考入江西财经学院(即江西财经大学),1984年到财政部财政杂志社《财政》编辑部任编辑,1994年任副主任,2001年始任编辑部主任。

胡绍海,1981年7月毕业于新余一中高二3班。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