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开设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6个学院共28个本科专业(包括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城市管理2个专业)。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方向 |
---|---|---|
经管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科学、商务经济学 |
会计学 | 会计和财务报告、会计数据和分析 | |
金融学 | 金融学 | |
国际商务 | 环球商务管理、环球供应链及物流管理 | |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 | |
金融工程(与理工学院及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创办) | 量化金融、金融科技 | |
理工学院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论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方向、新能源工程方向 | |
化学 | 化学 | |
物理学 | 物理学 |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 量化金融、金融科技 | |
人文社科学院 | 翻译 | 笔译、传译、新技术翻译 |
应用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 |
英语 | 国际企业文传、法律事务、语言技术 |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 | |
城市管理 | - | |
数据科学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该专业设有一个高级数据科学领域与四个应用领域,分别是运筹管理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计算领域与金融经济领域。 |
统计学 | 统计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理工学院联合创办) | 量化金融、金融科技 | |
医学院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
药学 | 药学 |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 | 指挥、钢琴、声乐、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 |
音乐学 | 音乐学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研究生院共设39个研究生专业,包括22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和17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7个(包括:金融学、生物信息学、经济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商务);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的2个;管理学硕士项目荣获中国商学院最佳中外合作硕士项目top30榜单第1名,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入围qs2023,并获得中国第1名、亚洲第2名类别 | 名称 |
esi学科世界排名 | 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 |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 数据科学(qs世界排名第七名,中国第一名) |
中外合作硕士项目 | 管理学 |
授课型研究生专业点(硕士) | 翻译(笔译/口译)、同声传译、应用心理学、全球研究、公共政策、城市学社会科学、中国语言文学、通信工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市场学、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金融学高级管理人员、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金融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研究型硕士(博士)专业点 | 翻译、应用心理学、全球研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学、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 | 金融学、生物信息学、经济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商务 |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60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各国院士超30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超40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大学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
学术称号及所获荣誉 | 姓名 / 职称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徐扬生 / 教授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罗智泉 / 教授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 朱世平 / 教授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唐叔贤 / 教授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 | arieh warshel / 教授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 | kobilka brian / 教授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aaron ciechanover / 教授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myron scholes / 教授 |
菲尔兹奖获得者 | 丘成桐 / 教授 |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图灵奖得主 | john e· hopcroft / 教授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唐本忠 / 教授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stephen boyd / 教授 |
美国工程院院士 | 裴有康 / 教授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 张大鹏 / 教授 |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 蔡小强 / 教授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 张瑞 / 教授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 李海洲 / 教授 |
2012 ieee 世界云计算大会终身成就奖 | 黄铠 / 教授 |
acm sigmetrics成就奖(2018年) | 戴建岗 / 教授 |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 张纵辉 / 教授 |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 崔曙光 / 教授 |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 梁永波 / 教授 |
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 | 艾春荣 / 教授 |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 | 郑仲煊 / 教授 |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 黄建伟 / 教授 |
资料来源:(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具备省级高水平大学计划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一流课程1个,美国优化模范课程1个,已申报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3项。
项目类别 | 名称 |
美国优化模范课程 | 《通识基础》 |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计划的重点建设学科 | 生物学 |
2023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 《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 |
2023年度省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 智能辅助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及虚拟技术下促进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教学质量提升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税务局实践教学基地 | |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措施
书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书院制,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一所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建成七所书院(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厚含书院、第七书院)。
书院 | 详情 |
---|---|
承蒙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的慷慨捐赠支持,逸夫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第一间书院,为学生提供一个融合住、食、学为一体的温馨的家,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互相沟通、共同探索、一起成长。书院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不同专业、年级、背景的同学聚首一堂,透过参与及体验式学习活动去实现书院『修德臻善』的全人教育理念。逸夫书院设施在2016年9月正式使用,它包含东座和西座各三栋大楼组成的六栋学生宿舍,可容纳约两千名学生。书院楼群还包含行政办公室、健身房、自习室及康乐设施房间等。 | |
为感谢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对大学发展的支持,学校特将2016年10月成立的第二所书院命名为“学勤书院”。学勤书院倡导润物细无声似的教养,通过提供众多非形式的教育机会,引导学生从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社会责任与担当、美育及创新精神五个维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全人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群、劳诸方面得到情志身心的全面发展。 | |
大学于2016年成立第三所书院并命名为思廷书院,以感谢鸿荣源集团及赖海民、陈思廷伉俪对大学的贡献。思廷书院旨在建立一个包容、友善、尊重、互信的社群空间,推行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培养并举的全人教育。书院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全人发展计划和活动项目,将学生培养成品格高尚、博学多才、能力卓越、关怀社会的世界公民。 | |
祥波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第四所书院,为纪念岁宝集团董事局前主席杨祥波先生对大学的贡献,于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正式成立。书院由a、b、c、d四栋建筑组成,共计约四百间学生宿舍,可为约一千四百名学生提供住宿。书院内设有餐厅、厨房、洗衣房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一应俱全的生活基础支持,此外还规划有阅览室、研讨室、音乐室、艺术工作室、乒乓球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公共空间,为学子们营造温馨而多元的书院社区。祥波书院已成功举办迎新破冰、高桌晚宴、博学祥说系列讲座、中秋派对等活动。 | |
道扬书院创建于2022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第五所书院。在这里,你可以通过书院提供的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提升领导力、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人文和美学素养,可与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师生切磋学问、交流想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当你漫步在书院的林荫道时,你将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美景中感受到香港中文大学创办人之一、中国近代林业科学先驱、中国植树节倡导者凌道扬博士一生立志树木、树人、育才、兴学的“大道”精神。道扬书院的“道扬”二字,便是源于凌道扬博士。其后人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国强先生循其祖辈凌道扬博士的足迹,慷慨解囊,襄助大学,以传承和发扬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传统。大学将新书院冠以其祖辈之名,称之为“道扬书院”,以铭记其对教育的卓著贡献。 | |
该书院为鹤玺实业捐赠,学校于2022年成立第六所书院——厚含书院。厚含,寓意“忠厚、包容、仁义和宽厚”。厚含书院将秉承『仁厚包容 敬业创新』的理念,带着捐赠方传承非遗文化的热忱和创业者的顽强开拓精神,引导学生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创新,通过各种体验式活动和多元化学生发展计划,培养学生成为仁厚大爱、有社会责任感、能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及各种挑战的时代青年。 | |
学校于2023年7月成立第七书院。第七书院秉承大学“博文约礼”的校训,以培养学生兼具使命感、正直的品格和服务精神为教育宗旨,从创新创业、领导力和沟通、服务学习和亲密关系四个维度开展书院活动和全人教育,帮助在校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平稳过度。 | |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专科训练外,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至全人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知识与能力去认识人类和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理念和价值;培养他们有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对不同的挑战,作出有见地的判断;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成为有承担的世界公民。
截至2024年5月,通识课程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及范围:
课程组成部分 / 范围 | 学分 |
---|---|
基础课程 | |
与人文对话 | 3 |
与自然对话 | 3 |
科目范围 | |
通识范围 a: 中华文化传承 | 3 |
通识范围 b: 自然、科学与科技 | 3 |
通识范围 c: 社会与文化 | 3 |
通识范围 d: 自我与人文 | 3 |
通识范围 w: 通选范围 | - |
学生须修读所有基础课程,以及在每一个科目范围内选修最少一门。通识通选范围w(gew)不作为大学核心课程的毕业要求。学生修读通选范围课程后希望将部分学分计入自由选修(不超过6学分),可按转学分相关规定及流程提交申请进行审批。 | |
参考资料:(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成果
层次 | 奖项 | 成果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市级教学成果 | 2023年度深圳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 | 知行合一、德才并举:健康中国背景下“营养与健康”类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 陈山泉 |
粤港澳大湾区翻译创新人才培养—数字时代新文科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张瓅文 | ||
校级教学成果 | 2023年度港中大(深圳)首届教学成果奖 | 营造活力课堂、提升科学思维:通识课《与自然对话》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一等奖) | 宋红彬 |
粤港澳大湾区翻译创新人才培养—数字时代新文科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 张瓅文 | ||
mat2040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成果报告(二等奖) | 贺冬冬 | ||
参考资料:(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港中大(深圳)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数量超过140所,遍布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250个。
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有深圳吉华医院、龙岗区人民医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及一所战略合作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
附属医院 | 详情介绍 |
深圳吉华医院 | 吉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床位3000张,初步建设投资491300·91万元。项目设计以“基于大型共享医技平台的专病中心组合的医疗模式”为核心,设计涵盖超大型医院的医疗规划、超大型医院的复杂交通规划、复杂用地条件的利用、打造绿色“医院综合体”等特点。 截至2023年9月18日,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进入精装修阶段。 |
龙岗区人民医院(附属第二医院) |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成立于1993年,现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爱心路53号,是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启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附属医院筹建工作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集团建设工作, 2021年通过三甲评审并正式挂牌。2021年12月龙岗区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约,正式确定医院与大学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 |
南山区人民医院(战略合作) | 南山区人民医院立足于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国内外名院,致力于建设“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高水平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区域医疗服务中心。2017 年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体系完善,在全市医学教育工作名列前茅。2022年4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南山区人民医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秉承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在临床大专业大学科建设、国际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前沿科学研究、高层次学术及人才交流等多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