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南京图书馆的前身是1907年由清两江总督端方创办的江南图书馆。
1927年,因实行大学区制,改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国学图书馆。
1928年5月,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
1929年10月,大学区制取消,定名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直属江苏省教育厅。
1933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蒋复璁筹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地址成贤街。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据2018年9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南京图书馆馆藏总量超过1200万册,其中古籍160万册,包括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已有524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馆藏中还有唐代写本,辽代写经,宋、元、明、清历代写印珍本,已有524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字资源有“中国知网”、“瀚堂典藏”、“proquest”等引进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等共50余种。
…更多「馆藏实力」介绍请查阅全文…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截至2016年年底,南京图书馆从业人员53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7人,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169人。机构部门
据2018年9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南京图书馆设有党委办公室、馆长办公室、人事组织部、工会、后勤保障部、物业管理部、业务管理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心)、社会工作部、采编部、读者服务部、信息资源开发部、信息技术应用部、历史文献部、研究部(国学研究所)、《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16个部门。
建设成果
开发成果
文献开发
2016年,完成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制图近1·5万幅;江苏地方报纸数据库新做报纸10种;民国连环画数据库新做连环画500册,共完成图片扫描4·5万余幅、制图5万余幅。
图书馆影印出版了《新中华》。南京图书馆藏有221期,已全部整理出版。共完成历史文献扫描700余种近3000册。
…更多「建设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南京图书馆的标识基本形状采用了王羲之所写“书”字的侧形,体现着南京图书馆独特的文化历史传承。同时是新馆建筑造型的抽象化与书架上书籍的抽象性,体现着图书馆的功能与传播作用。
宗旨愿景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读者服务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本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读者可凭相关证件办理借阅手续。
请举止文明,入馆时着装整洁,不穿拖鞋、背心,不得在馆内喧哗,不得在沙发上睡觉,勿携宠物入馆。
严禁携带危险品入馆,馆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更多「读者服务」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