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原政协公众号

太原政协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山西太原市
公众号ID:gh_661a1246a329
公众号分类: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太原政协”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太原市委员会办公室,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委员之家、交流之窗、议政之网。

开发/运营主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太原市委员会办公室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太原政协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太原政协百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成立于1955年3月,是中共太原市委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前身是太原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太原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49年5月22日召开第一届会议。以后每年召开一次,到1954年为止,共召开过六次。1950年11月起,协商委员会代行政协全国委员会地方委员会的职权。协商委员会是市各代会的常设机构和协议机关,每届任期一年。

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主席:杨继承

主要职责

经市政协常务委员会通过,市政协设立办公厅、研究室和提案、学习文史、港澳台侨和外事、经济科技、城建、文教、法制、民族宗教和农村9个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及社情民意研究室(后更名为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一、办公厅职责

办公厅为秘书长领导的处理日常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人事处、联络处、机关党委、行政处、财务处、离退休人员管理处七个职能处室。

负责政协太原市委员会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的会务工作;组织实施政协太原市委员会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的决议、决定;负责政协委员视察、参观、调查、座谈、研讨、培训等日常活动的服务工作;负责市政协委员的联络接待和来信来访工作,收集、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联系市级各民主党派、县(市、区)政协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协调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劳动工资的管理工作;负责市政协各种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承办政协太原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交办的其它事宜。

二、 研究室职责

负责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和统战理论的研究、探讨;负责政协太原市委员会的文字工作、新闻宣传工作;负责政协信息网络和通讯工作,负责全国地市政协信息资料工作,编辑领导参阅。下设研究室办公室、《太原政协》编辑部。

三、提案委员会职责

负责制定政协太原市委员会全体会议提案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征集提案。负责对提案进行审查立案、确定承办单位。负责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推动承办单位认真办理提案。负责向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会议报告工作。下设提案委员会办公室。

四、学习文史委员会职责

负责组织委员学习,以多种形式学好政协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提高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帮助委员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情、市情,为委员参政议政创造条件。负责组织市政协中心组成员学习、参观和政协委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广泛征集反映太原近代、现代的历史资料,以具有“三亲”特色的地方史料编辑、撰写、出版太原文史资料。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以政协委员为主要史料资料队伍。承办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交办的其它事宜。下设学习文史委员会办公室。

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职责

负责联系台港澳侨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广交朋友;促进我市同台、港、澳地区和其它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人士的交往,加强联系,为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发展外向型经济搭桥。负责受理台胞、侨胞提出的意见、问题,并提出建议。下设台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办公室。

六、经济科技委员会职责

负责联系经济科技界委员和各界人士,帮助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了解经济建设形势,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委员进行专题座谈、考察、视察等活动,提出建议和专题报告。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专长,开展科技兴市、科技兴农等咨询活动,为繁荣我市科技事业,振兴地方经济贡献力量。加强同有关单位、部门和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的联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下设经济科技委员会办公室。

七、人口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职责

负责组织政协委员就全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及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专题座谈,提出建议和建议;听取并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对全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加强同有关部门、各党派等互通情况,协调工作。下设城建委员会办公室。

八、教文卫体委员会职责

负责组织政协委员就全市教育、文化、医卫、体育等工作领域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专题座谈,提出建议、报告或提案;加强同有关部门、各党派等的联系,沟通信息,协调工作。下设文教委员会办公室。

九、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职责

负责组织政协委员就全市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社会进步、法制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宣传和贯彻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政协委员了解全市法制建设情况;对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出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执纪执法民主监督,促进廉政建设。下设法制委员会办公室。

十、民族宗教委员会职责

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反映少数民族和宗教团体的意见和要求,就我市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座谈讨论,专题调查,对重大问题进行考察、视察,提出建议和专题报告。下设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

十一、农村委员会职责

负责联系和组织农林界委员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帮助委员了解“三农”情况,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委员开展视察、参观和考察调研活动,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向党政领导机关及其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党政农业部门的对口联系,沟通情况,交流工作;根据市政协全委会、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精神,结合本委员会的特点,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年度工作。做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下设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十二、社情民意研究室职责

负责收集和反映各级政协委员、各级政协组织以及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反馈有关重要信息和动态。主办社情民意简报。向省政协信息中心及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委员意见和建议。指导全市政协系统的信息工作和培训信息干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现任领导

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继承

党组副书记:张志刚

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薛维柱

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建林、李颖、李卫平

副主席:张守耀、郜宏漪、宋毅方

党组成员、秘书长:薛建明

发展历史

太原市政协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回顾其成立前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从1950年4月太原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市协商委员会到1955年3月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这五年中,市协商委员会在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各项政策,组织各界人士学习政治理论和重要时事,团结各界人士,在恢复和发展经济、加强政权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与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二个时期是从1955年3月市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在这11年中,市政协历经一、二、三、四、五届任期。在此期间,市政协在中共太原市委的领导下,对关系全市人民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充分的协商,在团结全市人民群众,完成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各方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促进各界人士自身思想进步,活跃全市政治生活,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以及克服自然灾害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第三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即1977年至今。“文革”期间,我市政协工作和全国一样受到严重挫折,组织机构陷于瘫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祖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协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77年11月,经中共太原市委批准,成立了太原市政协临时领导工作小组,政协活动开始恢复。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我国阶段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统一战线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被明确规定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1982年9月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召开,我市人民政协工作全面恢复。

随着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所进行的拨乱反映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人民政协的工作重点也随之转移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从此,我市政协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市政协在六、七、八、九、十届委员会期间,认真履行人民政协主要职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太原稳定和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这一阶段,市政协在政协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在纺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理论探索方面以及政协机关自身基础建设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市政协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并得到了全国政协和省政协的肯定。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政协报刊多次介绍太原市政协的经验,我市政协的工作跨入了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先进行列。

太原市政协在六届以前每届的任期不同,第一届任期三年,第二届任期二年,第三届任期四年,第四届任期二年,第五届由于特殊的原因停止正常工作。从第六届开始至今,每届任期为五年。

组织构成

五十年来,市政协组织构成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市政协委员由一届时的103人,发展到十一届的450人,由20个界别扩展为30个界别,全市政协组织由市延伸到10个县(市、区),包括了全市一个执政党和6个参政党、7个人民团体、16个界别,共30个方面的代表人物。政协委员的代表性空前广泛,民主监督的力度也随之加强。市政协机关由创建时的5个人、两个办事机构(秘书处和学习委员会),发展到90多名职工和一厅(办公厅)二室(研究室、社情民意研究室)九委(专门委员会)的办公机构,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基础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五十二年来,市政协作为我市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共太原市委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团结全市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民群众,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太原的改革、发展、稳定、促进太原市的繁荣和进步,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发展我市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对外友好交往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新的千年是人民政协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赋予人民政协新的使命,为人民政协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太原市委的领导下,团结组织全市政协委员,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努力把市政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市实现率先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协机构

办公室

综合科

人事科

联络科

机关党委

行政科

财务科

离退人员管理科

专委会

研究室

提案委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港澳台侨外事委

经济委

人资环城委

教科卫体委

社法委

民宗委

农业和农村委

事业单位

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历届政协

第一届

主席:王大任池必卿

副主席:曹焕文、王文光、兰亭、周凤仪、李叔荫

秘书长:赵建邦

第二届

主席:李琦

副主席:兰亭、成恒长、李叔荫、周凤仪、曹焕文、胡亦仁、任悟憎

秘书长:杨进

第三届

主席:麻贵书

副主席:成恒长、任悟憎、周凤仪、胡亦仁、曹焕文、刘志弘

秘书长:席彬

第四届

主席:麻贵书、袁振

副主席:胡亦仁、曹焕文、成恒长、陈公庆、任悟憎、刘志弘

秘书长:席彬

第五届

主席:袁振

副主席:胡亦仁、曹焕文、成恒长、陈公庆、任悟憎

秘书长:席彬

第六届

主席:李好山

副主席:徐镇海、刘逢炎、白玉、秦国栋、陈茂雄、贾泽卿、李树林、商钧、 周介泓

秘书长:郭理、赵振亮

第七届

主席:孙英、董艺

副主席:李树林、秦国栋、陈茂雄、商钧、赵振亮、杨巨潮、连之诚、蔡麟笙、李福伍

秘书长:梅煌、李顺保

第八届

主席:董艺

副主席:李福伍、蔡麟笙、畅锦屏、周岱、杨伯豫韩儒英、刘祥正

秘书长:李顺保

第九届

主席:李海恒

副主席:李福伍、张国勋、周岱、杨伯豫、韩儒英、刘祥正、郝月明、杜明基、平淑华、李瑞瑜

秘书长:刘祥正、郝月明

第十届

主席:李海恒、姬和平

副主席:平淑华、李瑞瑜、袁实、赵关顺、王继祖、傅建荣张政、王爱萍

秘书长:徐立

第十一届

主席:姬和平

党组书记:张贵元

副主席:袁实、赵关顺、王爱萍、王志强、张玉兰、张友君陈远新张文旺薛维梁

秘书长:徐立

第十二届

主席:张贵元

副主席:任书文、张政 、王爱萍、陈远新、张文旺、薛维梁、毛志鸣冯霞任晓峰

秘书长:刘建中

第十三届

主席:操学诚

副主席:郝宝清王建堂、刘建中、马培生、李俊林陈继光

秘书长:薛建明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