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绥化市博物馆成立于2008年,2009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科技文化馆大楼内西侧,展馆面积3100平方米,陈列展品6430件/套。2017年10月全面升级改陈,2018年1月18日重新免费对外开放。
绥化素有“中国寒地黑土之都”的美誉。它的名字源于《诗经》中《诗·小雅·鸳鸯》,里面有“福禄绥之”的描述。绥化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从七大板块,突出反映了绥化厚重的历史、广博的风物和创新发展的伟大成就。
古生物展厅集中展示了绥化域内出土的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原始牛等古生物化石骨架,突显绥化作为“猛犸象故乡”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古代史展厅以发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遗迹以及出土的大量文物充分展示了绥化厚重的历史;二楼近现代史展区,用复原的抗联场景及大量图片展示了绥化作为抗联革命老区这一特殊红色基因给人们所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抗联斗争故事,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更有价值的素材,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民俗展区用生活化的场景和硅胶人物造型再现了东北地区的民俗生活,追忆人们怀旧的心理;自然资源展区通过对六大资源的集中展示,反映了我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宝贵资源;农业展区以声光电的展示手法,突出了绥化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及草食畜牧业基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展厅,以庆安版画、海伦剪纸、兰西挂钱、肇东工笔国画、绥棱农民画等一大批影响广泛的艺术品牌为主要陈列,突出展示我市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的文化格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