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14个省部级重大科研平台。
部分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科学技术部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教育部“气血理论”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中药标准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筋骨理论与治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服务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glp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华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曙光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脊柱退变肾骨相关重点研究室中医医疗服务评估重点研究室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重点研究室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与应用重点研究室慢性肝病虚损重点研究室中医传染病学重点研究室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在“十四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68项,立项总数均位于行业前列,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26项,其中省部级和国家级学会科研成果奖110项。近三年来,共有8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十大学术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于2000年至2020年间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25项,直接经费资助总额为5705万元,其中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6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4项,立项资助数连续十年位列全国中医类院校首位。
2000年至2020年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
奖项项目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药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灸法治疗肠腑病症的技术与临床应用
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补肾益精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和推广应用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5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总藏量由初创时的4万册增长到目前的100万余册。收藏古籍36663册件,包括特藏善本1110部6196册。藏书主要为与中医药有关的元、明、清各时代的刻本、抄本,包括同时期内日本、朝鲜的各类版本,及民国时期中医药书籍和各中医院校的教材。藏品中有诸如元代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校刻本《仲景全书》,明嘉靖汪济川刻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清顺治六年(1599)白鹿山房木活字本《李士材先生伤寒括要》,民国时期《章太炎先生手写古医方》等珍品。其中《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明嘉靖汪济川刻本)等10部古籍,被选入2008年、2009年、2010年文化部公布的3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学校的中医古籍图书的藏书,无论是在品种上、册数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位居全国中医院校的前列。同时,馆内还有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医期刊109种,各类文史哲线装书、善本书也有一定的收藏。2009年6月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6314平方米,展览面积4050平方米。基本陈列分原始医疗活动、古代医卫遗存、历代医事管理、历代医学荟萃、养生文化撷英、近代海上中医、本草方剂鉴赏、当代岐黄新貌八个专题,反映中华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预示其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术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名家薪传、名师汇讲、百家评述、灵兰探幽、临床百科、学苑春秋、实验中医、方药研究、教育论坛、管理科学、专题综述等栏目,主要报道中医药在科研、临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中医药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介绍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及《中国药学文摘》收录源期刊、《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源期刊,并被国际著名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133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276/r,大16开,月刊,每月10日出版。

该刊于1955年创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之一,在中国中医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摘》和《中国药学文摘》源期刊,并被日本科技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解放军医学图书馆cmcc系统、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国际、国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

《中医药文化》杂志

《中医药文化》杂志(原《医古文知识》),1984年创刊,双月刊,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长期聚焦中医药学术热点。系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来源期刊转载来源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21年入选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