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百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2025年5月7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历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1983年由文化部批准成立。
交通大学出版历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出版机构——南洋公学译书院。其在设立之初便确立了宏伟的目标,即“为成才之助”、“周知四国之为”,出版了严复的《原富》(即国富论)等风行一时的书籍。发轫于此,上海交通大学的出版事业延续不断:1925年成立了专管出版工作的领导机构——出版委员会;1947年组建交通大学出版社;解放后交通大学出版社停办。1983年新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由于交大西迁分立西安与上海两校,故两校新成立的出版社均不是原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继承机构;而依据分校后的新校名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主要业务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近年的出版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出版方针,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改革与发展,优化出书结构,提高图书质量,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 、法规和各项出版管理规定,领导班子健全,人员结构合理,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上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出版了一批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优秀图书。
机构设置
事业部、科室
发展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逐渐形成了科技、医学、人文、教育、电子音像、主题出版中心和国际合作部等五大分社和众多出版阵地及党委办、行政办、总编办、出版部、财务部等部门。现有在职员工186人,其中研究员1人,研究馆员1人,编审4人,副编审19人,拥有中级职称的职工90人。
领导构成
…更多「机构设置」介绍请查阅全文…
获得荣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自建社以来,我社图书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荣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超声速飞机空气动力学和飞机力学》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荣获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荣获中国出版协会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30本好书……
社会评价
“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市场优先”是上海交大社的办社方针。
“专业规模化、产品经营化、业态数字化、平台国际化”是交大社坚定不移的办社理念。
在思想上,上海交大社强调“理念超前,敢为人先”;在行动上,上海交大社做到“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改革开放中重生。30年来,上海交大社励精图治,薪火相承,励志拼搏,不断壮大;30年来,交大出版人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炼就坚定的信念,强壮的队伍,成长为中国出版业中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公众号主体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27日在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谈毅,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图书出版(见登记证出书范围),期刊出版(见许可证出版范围)等。
先进事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社”)坚持以学术和教材出版为立社之本,以服务高校教育教学为使命,严把教材质量,打造精品教材,在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宣传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交大社策划出版了一系列思政与专业融合的教材,大英、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教材,以及立足本校专业特色的船舶、材料、机电、医学等专业课教材。有十余种图书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近 200 种图书入选“十二五”和“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教材在国内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船舶原理》被引次数达 1713 次,销量超 10 万册;《材料科学基础》使用学校有 40 余所,销量超 20 万册,并实现英文版输出。同时,交大社积极改革创新教材建设,出版了一系列适合翻转课堂、在线教育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教材。在疫情期间通过自建的“慕知悦读”平台免费为师生开放教学资源,保障了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
所获荣誉
2021年7月,入选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公示名单。
2021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25年5月,被认定为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