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海事大学学生事务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海事大学学术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2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高级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1个,设有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挂靠学校。
科研平台
类别 名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
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分中心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研究基地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深海极端环境服役材料实验室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上海市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港口与海洋重装备安全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船舶智能运维与能效监控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注:名单不全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上海海事大学取得众多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科研获奖(2016--2023)
奖励等级完成人姓名项目完成单位奖励类型获奖等级
省部级张永锋团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评估及新发展阶段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路径及重要举措研究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202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十三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严伟团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洋山特殊综保区制度体系与产业体系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二等奖
张颖教授主持动态自组网式海洋环境实时监测技术及应用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阚安康高工主持长效环保安全真空绝热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商船学院二等奖
耿安朝教授主持旋转错流式膜分离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其产业化1·上海海事大学,2·苏州膜海水务科技有限公司,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4·石家庄膜海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三等奖
顾伟教授参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谢文辉,李阳,刘文白(3),史旦达(4),孙同美,陈宁,韦应新长三角水域典型疏浚泥生态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1·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3·上海海事大学,4·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5·上海湛敏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
黄有方教授联合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尹衍升(1)、董丽华(2)、陈海龑(3)、刘伯洋(4)、范春华(5)、周云(6)、王东胜(7)深海石油钻采装备关键部件蚀损防护材料研制及涂覆应用技术1·上海海事大学,2·上海大境海洋新材料有限公司,3·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三等奖
国家级学会/协会徐玉洁,杨鼎鼎,汪晗,彭海洋,周健耀,吴振,蒋果汗,宋定南,李泽文智能型海流发电监测装置及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物流工程学院2023年高等院校发明选拔赛银奖
范润华教授为第一完成人、孙凯副教授等参与逾渗构型超材料的构筑策略与双负机理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李云波(1),龚家烨(2),付峥(5)三体船水动力学基础研究1·上海海事大学,2·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3·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李航宇,曾骥(2),胡方勤,安燕(4),张福华(5),高攀(6),宋振纶,李彦希,李茂巨深远海浮式结构物高性能纤维系泊缆绳研制及应用1·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2·上海海事大学,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4·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曾骥(1),周瑞佳(2),高攀(3),战翌婷(4),诸敏瑛,秦浩然,金博文,袁博,于海洋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装置下放导向系统研制上海海事大学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褚冠全,汪金辉(2),庄磊,谢启苗(4),毛少华,孙晓乾,吕广宇,卢新,陈国庆,彭建华港航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1·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2·上海海事大学,3·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4·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5·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6·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019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范润华(1)、刘峣、孙凯(3)、张子栋、史志成、燕克兰、程传兵、陈敏、解培涛、王忠阳、范国华、尹衍升常规超材料的构建原理与射频应用基础1·上海海事大学,2·山东大学,3·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二等奖
仇明,万家平,曾骥(3),匡晓峰,谭瞳,张凤伟,李荣稷,张会良,孙博文,李亮,朱煜,覃柳平,董云功,陈永涛,季晓东多点系泊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研制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研制1·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3·上海海事大学,4·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瞿群臻、劳知雷、姚荻琳基于pdp的三类型航运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学院2016年度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注:仅列举部分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上海海事大学馆舍高7层,40·2米,总面积46,425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13个、电子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大书库1个、研讨室13个、学习室1个、自习室4个,提供3000余席阅览座位,每周开放96小时。截至2022年底,馆藏纸质图书141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85种。自建国际海事研究图书馆、交通运输主题图书馆、马克思主义专题图书馆,馆藏以海事、物流文献为特色,包含“港口、航运、物流”“海事政策与法律”“商船海洋科学与工程”三大海事文献与信息集群。

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拥有电子图书671万余册,保有数字资源49个(含自建数据库平台2个),图书馆是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示范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成员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成员馆;涉海院校图书馆联盟、上海行业情报发展联盟、上海市新兴产业情报研究联盟等组织的发起单位;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理事单位;浦东新区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术期刊

上海海事大学设有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负责出版《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计算机辅助工程》《水运管理》《集装箱化》4种期刊。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是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具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水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港航工程与管理、航海技术与船舶安全、轮机工程与港口机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物流工程与管理、信息工程、交通运输经济、交通运输工程与管理、海事法规、海事外语及基础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海事技术文摘(bmta)、波兰哥白尼索引、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水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辅助工程》是2014年1月由上海海事大学主管、主办公开出版发行已历二十载——出版论文近2500篇,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土木、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计算力学和计算数学等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

《水运管理》1979年创刊,系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上海海事大学主 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月刊。杂志是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获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奖,连续两次被选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集装箱化》杂志(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90年,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的全彩页月刊。本刊立足集装箱运输市场,设有高层论坛、集装箱运输、港站码头、集装箱工业、多式联运、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法规与案例、企业纵览、知识窗、市场经纬等栏目,被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