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上海市公安学校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史上创办的第一所警察学校山东省警官学校,由于时局变化,学校只办了一期就被迫停办。
1948年9月,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华东社会部副部长梁国斌、李士英响应党中央号召,决定以青州保训班学员为骨干,开办山东省第二期警官学校,并公开向社会招生,学校后更名为华东警官学校。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开设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3个专业为公安学类专业,隶属法学学科,2个专业为公安技术类专业,隶属工学学科;10个全日制第二专科专业(方向)。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系部。院系 | 全日制本科专业 | 全日制第二专科专业(方向) |
---|---|---|
侦查系 | 治安学 | - |
治安系 | 侦查学 | 治安管理(派出所勤务方向)、治安管理(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方向)、治安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方向)、治安管理(大数据应用方向)、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方向)、治安管理(经济犯罪侦查方向) |
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系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 |
反恐与警务实战系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警务指挥与战术(特警方向) |
交通与监所管理系 | 刑事科学技术 | 交通管理、刑事执行(监所管理方向)、刑事执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方向) |
思想政治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法律教研部 | - | - |
基础部 | - | - |
警训部 | - | - |
特种驾驶教研部 | - | - |
成人教育部 | - | - |
战训一部 | - | - |
战训二部 | - |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享受公安部津贴2人、全国公安部级教学名师3人和优秀教师7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人,上海市“曙光学者”3人。类别 | 名称 |
---|---|
国家“万人计划”获得者 | 李志萍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教学团队、交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全国公安优秀教师 | 李雷、陆俊青、董勤、孙树峰、朱志萍、翁海光、于军、姜维岚、刘兵兵 |
全国公安教育教学名师 | 李志萍 |
公安部教学名师 | 朱志萍、翁海光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设上海市(智慧警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反恐研究中心、现代警务战略研究中心、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科研成果
2023年,学校在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立项中,4项科研项目被确立为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2024年1月,学校教师2篇论文在俄罗斯内务部圣彼得堡大学主办的《越轨行为研究》上发表。
类别 | 项目 |
---|---|
2023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侦查讯问语言语料库研究——基于学术交流分析模型 |
2023年度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 | 数字侦查的功能与规范研究 |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基于实战导向的警察体技能评价体系构建与诊改研究 |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基于实战导向的警察体技能评价体系构建与诊改研究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图案由“五角星”“利剑”“天平”“橄榄枝”等元素组成;校徽上部的“铭牌”书写“上海公安学院”校名;校徽中圈标注学院英文译名“shanghai police college”,“1949”代表建校年份;校徽中圈内的文字是学院校训的缩写“托起公安明天”。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