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开设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3个专业为公安学类专业,隶属法学学科,2个专业为公安技术类专业,隶属工学学科;10个全日制第二专科专业(方向)。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系部。院系 | 全日制本科专业 | 全日制第二专科专业(方向) |
---|---|---|
侦查系 | 治安学 | - |
治安系 | 侦查学 | 治安管理(派出所勤务方向)、治安管理(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方向)、治安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方向)、治安管理(大数据应用方向)、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方向)、治安管理(经济犯罪侦查方向) |
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系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 |
反恐与警务实战系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警务指挥与战术(特警方向) |
交通与监所管理系 | 刑事科学技术 | 交通管理、刑事执行(监所管理方向)、刑事执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方向) |
思想政治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法律教研部 | - | - |
基础部 | - | - |
警训部 | - | - |
特种驾驶教研部 | - | - |
成人教育部 | - | - |
战训一部 | - | - |
战训二部 | - |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享受公安部津贴2人、全国公安部级教学名师3人和优秀教师7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人,上海市“曙光学者”3人。类别 | 名称 |
---|---|
国家“万人计划”获得者 | 李志萍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教学团队、交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全国公安优秀教师 | 李雷、陆俊青、董勤、孙树峰、朱志萍、翁海光、于军、姜维岚、刘兵兵 |
全国公安教育教学名师 | 李志萍 |
公安部教学名师 | 朱志萍、翁海光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有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市级本科重点课程18门;在上海市公安实战单位选建了21个实训实习基地,省部级教学团队19个。
类别 | 名称 |
---|---|
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侦查学、网络安全执法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警务谋略学、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 |
上海市级一流本科课程 | 刑事诉讼法学、治安学总论、网络犯罪侦查、犯罪情报学、治安学总论、刑事诉讼法学、武器使用、犯罪情报学、人民警察忠诚教育、警察公共关系等 |
上海市级本科重点课程 | 刑事诉讼法学、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痕迹检验学二、警务战术学、公安人口管理、警械使用、徒手防卫与控制等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本教材入选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师。2024年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立项目90个,其中国创项目15个,市创项目45个,校级项目30个,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中,有3名学生分获全国总决赛个人一、二、三等奖。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1项。
项目 | 类别 |
---|---|
让行业优秀人才成为教学主力-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实战导向、校局联手,创新共建共享共赢的公安类专业建设平台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组织2020级至2024级4个年级本科生分别前往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刑侦总队、浦东公安分局、黄浦公安分局等21个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实习与社会实践,与复旦大学签约联合培养网络安全与执法人才,与华为、依图等科技企业,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签约共享优质科研资源,联手苏浙皖三省公安院校加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课程共享,成立“长三角公安院校思政课联盟”,举办第18届华东地区(长三角警务协作区)公安院校警务技战术研讨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