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义工公众号

深圳义工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深圳市
公众号ID:sz-ygl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深圳义工”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深圳市义工联合会,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是由志愿为青少年和社会提供义工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团体。秉承“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宗旨,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服务精神,传播“助人自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开发/运营主体:深圳市义工联合会

关于主体: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是深圳市义工法人社团。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深圳义工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深圳义工百科

《深圳义工》是一部由朱梦棣执导的影视作品,该片于2017年1月20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拍摄制作备案。影片以深圳地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创作背景,属于当代都市题材的剧情类电影。

备案信息

根据2017年1月20日发布的电影拍摄制作备案公示表显示,《深圳义工》已通过立项审批,备案号归属广东省行政管辖区域。

剧情题材

影片聚焦当代都市背景下的志愿者服务群体,通过艺术化创作展现深圳地区义工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故事脉络。

制作信息

该片导演朱梦棣为影视行业从业者,截至2017年备案公示时尚未披露具体演员阵容及制作团队详细信息。根据备案公示要求,影片需在立项后两年内完成摄制工作。

公众号主体介绍深圳市义工联合会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深圳义工是由深圳市义工联合会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市义工联”)是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深圳市委员会发起、由志愿为青少年和社会提供义工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主要是青少年)组成的社会团体,1990年4月注册,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法人社团。

宗旨

成立以来,市义工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团市委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秉承“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宗旨,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服务精神,传播“助人自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互助理念,伴随深圳的腾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义工发展之路。

历史和现状

市义工联的成立起源于一根热线电话服务。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祖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来深创业,远离家乡,无依无靠,遇到困难束手无策。面对这些问题,团市委于1989年9月20日组织了19名热心人士组成义工队伍,开通“关心,从聆听开始”青少年服务热线电话,为遇到困难的来深创业者提供帮助。1990年4月23日,由46名义工组成的市义工联在民政局注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到1993年底,市义工联已经成长为拥有400多名个人会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代表性团体。1994年市义工联采取拓展服务项目、健全服务组织、取消入会年龄和学历限制等一系列措施,使义工规模迅速扩大。1999年注册义工达到3万人,已发展壮大为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拥有相当服务力量、服务社会各个领域的社会群众性团体。2005年7月1日,中国内地第一部规范义工工作的地方性法律《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出台,从法理上进一步明确义工服务概念、规范义工工作,标志着深圳义工事业迈上崭新的台阶。“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义工组织1525个,义工18万名,建成以四级义工组织网络为主体,法人义工社团和团体义工为辅助的义工组织体系。其中,市、区两级建义工联,街道建义工服务中心,社区建义工服务站,在全市641个社区中建立了504义工服务站,在345个单位、企业、学校中建立了团体义工,并成立15个法人义工社团。

发展方向

社区化发展

义工工作立足社区,走社区化发展道路,组织动员社区内的力量,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服务社区需要,补充社区职能缺位,推动社区发展。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市义工联在团市委的领导下,依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共青团组织,形成了在市、区两级建立义工联、街道建立义工服务站、社区建立义工服务队(站、中心、基地)的四级义工服务网络。在服务网络的保障下,实现了社区资源的联动。平时,社区义工站组织本社区义工服务所在社区;在其他社区需要支援或有大型活动时,上级义工组织又能进行跨社区调配和集中力量统一组织,资源得到了整合和充分利用。二是立足社区,发掘社区义工资源。深圳市义工联充分调动社区内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发掘社区内深厚的潜在资源,使义工来源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实现了义工服务与社区发展的良性循环。福田区莲花北社区义工站,组织社区内退休在家的老人参加义工,开展联防联治、看家护院、照料社区内残疾人等服务,既丰富了老人生活,使之发挥了余热,又使社区得益,并促使社区加大力度开展义工工作,使社区义工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三是服务社区,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市义工联通过组织社区内的居民参与义工,服务所在社区,增强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归属感,提升其参与社区管理和自治的主动性和能力。罗湖区翠竹建立了四个各具特色的义工服务基地,组织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参与义工,为本社区服务,使社区居民在互帮互助中提升了自己对社区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为社区服务的能力。

项目化发展

当前,政府大力推动由民间力量参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工作思路,各类民间组织已逐渐成为在政府和企业之外,服务公共职能的第三支重要力量。市义工联在服务政府公共职能方面,在国内率先探索了“政府委托”、“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为社会提供义工服务的形式,实现对政府公共职能的有效补充,而政府则通过拨款予以支持,形成良性发展。一是服务大型活动,营造城市文明氛围。在高交会、文博会、省运会等各类深圳市大型活动中,市义工联都会以“政府购买项目”的形式组织义工参与服务,使义工的“红马甲”成为大型活动中的亮丽风景线。以义工的形式服务大型活动,既节约了行政开支,又宣传了城市的文明形象,提升了城市的文明氛围。二是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以义工服务的形式协助完成部分管理职能。围绕净畅宁工程、梳理行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党政中心工作,市义工联在市交警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经费支持下,组织了交通义工、治安义工、城管义工等服务项目,在交通指挥、治安宣传、城管工作等领域,政府职能管理以温馨的义工服务的形式出现,更容易被广大市民接受,使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就得到了顺利的完成。三是设立服务项目,为政府公共职能作补充。市义工联积极为政府的公共职能服务,设立了“松柏之爱”项目服务孤寡老人、设立了“与你同行”项目服务残疾人、设立了“一起成长”项目服务孤儿,成为了党政为弱势人群服务的代表,成为了党政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义工服务政府职能,党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则为义工工作提供了政策和财政等各方面支持,实现了良性发展,最终收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四是探索企业购买义工服务项目的形式。通过企业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为企业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提供义工服务。比如,市义工联为爱心企业清洁莲花山公园的活动提供义工服务支持,龙岗义工为企业向市民赠送免费饮水的活动提供人力支持。通过以项目服务的形式为企业的善举提供义工服务的同时,市义工联也充分整合了企业资源,并使社会得益。

专业化发展

当前,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立以来,市义工联不断探索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就是一段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一是拓宽专业服务范围。深圳义工的服务范围从最初的热线电话服务,拓宽到20大项30多类服务,服务项目非常广泛,服务分工非常细致,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市义工联还通过大力发展团队义工服务,发挥团体会员在自身工作领域的优势,服务特定领域,培养了高校、口岸、机场等先进团队,为学生和广大游客服务。二是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深圳市义工联狠抓特色,加强义工服务项目的专业水平,力求使义工服务达到专业服务的水准。市义工联依托公安局、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实施了“春风行动”,为被强暴女性提供法律、医学、心理等方面的服务;建立了由专业讲师组成的,为青少年和外来青工讲授性生理知识和艾滋病知识的“青春红丝带”服务项目。三是扩大专业服务地域。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深圳义工服务的足迹从深圳走向了其他省市,甚至走向了国际。98年以来的“扶贫支教计划”中,深圳义工派出3批74名义工赴贵州、山西、广西等地支教;派出医疗义工前往梅州山区开展“健康直通车”服务;为山区修建了青年志愿者路;派出了全国第一位国际义工李泓霖赴老挝支教。通过扩大服务地域,深圳义工的影响不断扩大。四是重视理论研究和探索。通过加强义工工作理论研究和探索,结合我市的实际,深入挖掘义工精神内涵,探索义工服务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专业的理论指导义工工作的发展,建立了科学完善的义工服务理论体系。2004年,联合广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和深圳市团校,对深圳义工的发展做了深入的调研和理论分析,出版了《中国深圳义务工作发展报告》。此外,组织义工开展社会调研服务,研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不同的视角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五是积极探索“社工+义工”建设。在义工发展中,引入“社工”队伍建设,作为全职、带薪的组织、管理力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推动社会服务力量的发展,围绕预防青少年犯罪、亲子关系、外来青工性与生殖健康、小学生校外教育和弱势人群扶助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获得了社会的好评,下一步将全面铺开“社工+义工”建设。

法制化发展

市义工联按照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推动义工工作沿着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引导广大市民在法律的层面上提升对义工的认识,有利于加强义工工作的管理,促进义工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推动立法工作。团市委、市义工联于2000年开始启动深圳义工服务的立法工作。经十易其稿,《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全方位的规范义工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深圳义工服务事业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为全国志愿服务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二是健全和规范义工服务管理体制。市义工联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从公开招募、入会登记、入会培训,到年度注册、档案管理、服务时间记录的管理制度,《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正式实施之后,市义工联又对这些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健全,使之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实际操作性。2005年7月底召开的第三届义工代表大会,对义工联的章程也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三是健全义工的培训机制。义工队伍的建设、义工的专业化法制化水平的提高,义工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关键在于培训。市义工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成立了培训服务组,建立了新义工培训、专业服务项目培训、骨干的领导能力培训、特殊服务项目的高端培训等培训体制,以优质的培训,打造高素质的义工队伍;同时,还形成了骨干选拔、骨干培训、骨干考核与奖励等一系列机制,在市义工联中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树型管理架构,实现了从义工中培养骨干、由义工骨干管理义工、培养义工的良性循环。四是完善义工的激励机制。深圳义工首创“五星级义工”评选机制。2005年又联合市劳动和社保局开展“首届深圳市百优义工”评选,为获奖的非深圳户籍义工调户入深。2007年,深圳将首次评选“义工服务市长奖”,将邀请深圳市长为获奖义工颁奖。

国际化发展

核心价值

服务宗旨 服务社会,传播文明

义工精神 参与、互助、奉献、进步

互助理念 助人自助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不认识你,我要谢谢你

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

直属组别

截至2013年,深圳市义工联直属的服务组有20个,以成立先后时间分别是:

(01)热线服务组

(02)快乐成长组

(03)学生服务组

(04)松柏之爱组

(05)秘书后勤组

(06)义工艺术团

义工立法

基本信息

深圳市义工联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成立于1990年6月。成立以来,市义工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团市委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义工服务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露:义工的组织体系不健全、义工的合法权益缺乏法律保障、义工服务的评估、表彰缺乏明确的界定等等,都在客观上限制了义工服务事业的发展。

立法

义工活动

义工活动范围一般涉及助学、助老、助残、其他弱势群体关注、青少年问题关注、环保以及一些社会公益性宣传活动。

其中助学义工一般工作主要为参与收集调查贫困学生资料、整理贫困学生资料、宣传助学活动、募集助学款、助学后续工作跟进等;

助老一般为进入社区或者敬老院,给老人一些情感的关怀、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获得荣誉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地址

地址:红荔路1001号银盛大厦4层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