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成立之初
1902年,山东大学堂设立师范馆。1903年,师范馆从山东大学堂分出,正式成立山东师范学堂。1944年,山东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48年1月,山东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改为山东省立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学院时期
1948年春,山东师范学院成立,设五科及一进修班,有教员30多人、学生464人。1948年秋济南解放,师范学院自行解散。济南解放后,中共中央华东局创办的华东大学抽调部分干部和师生,吸收旧山东师范学院的部分师生,建立起教育学院。1949年11月,教育学院一度独立改为山东师范学院,1950年4月,执行全国整编方案,又被撤销,其中一部分人员仍回华东大学,一部分人员并入山东省行政干校。1950年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并,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人员与山东省行政干校调出的部分人员,在济南城南关营盘街前济南蚕桑学校旧址筹建山东师范学院。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设有22个学院(部),67个招生本科专业;、1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
学院(系、部) | 本科专业 |
---|---|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 |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
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哲学 |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金融学(国际联合培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秘书学、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卓越班)、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汉语言文学 |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俄语、英语(双语双科)、日语、朝鲜语、西班牙语、英语 |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校企合作办学)、音乐表演、舞蹈学、音乐学 |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环境设计、美术学 |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 新闻学(播音主持卓越人才班)、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世界史 |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 |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生)、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 |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 工商管理(与美国肯塔基大学联合培养)、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开发与产业运营人才卓越班)、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人才卓越班)、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
山东师范大学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 | 音乐学(中外合作办学)、舞蹈学(中外合作办学)、美术学(中外合作办学)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4月(学校官网专业数据不对应)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设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0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大数据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5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1个示范中心)、10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9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1个山东省高校实验室、4个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1个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1个商务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3个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1个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2个省级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山东省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个山东省国际合作基地。平台级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 齐鲁文化研究院 |
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 | 山东基础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基地 | |
山东省文化建设研究基地 | |
山东省地方史研究基地 | |
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 | |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
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 |
中国文学经典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 | |
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 |
齐鲁文化研究基地 | |
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山东民歌传承基地 |
齐鲁武术文化传承基地 | |
注:此表统计时间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且只展示部分科研平台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千佛山校区
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是该学校的校本部,千佛山校区地址为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88号。截至2021年8月,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占地面积近1763亩,有教育学部、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七个学院(部)。千佛山校区内的建筑有东方红广场、文化楼、图书馆等。
长清湖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冯继康 |
校长 | 张建 |
党委副书记 | 万光侠、许双庆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纪委监委驻山东师范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 | 袁荣开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张茂聪、蔡阳健、郑元杰、周珊珊、李娜 |
党委常委 | 魏学江、于晓明、李梦遥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 |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党委书记、校长 | 田珮之 | 1950·10-1952·7 |
李芸生 | 1966·5-1970·10 | |
郭林 | 1978·7-1982·6 | |
校长 | 余修 | 1952·7-1955·1 |
彭畏三 | 1955·11-1957·10 | |
张滨黄 | 1957·11-1960·5 | |
许用思 | 1959·8-1960·5 | |
刘洪轩 | 1960·12-1966·2 | |
管梅谷 | 1985·1-1990·9 | |
陈龙飞 | 1990·9-1995·9 | |
谷汉民 | 1995·9-1998·8 | |
赵彦修 | 1998·8-2014·12 | |
唐波 | 2014·12-2018·11 | |
曾庆良 | 2019·2-2023·9 | |
党委书记 | 余修 | 1952·7-1956·4 |
苏克强 | 1956·4-1957·3 | |
刘洪轩 | 1957·3-1957·11 | |
许用思 | 1957·11-1960·5 | |
刘砥石 | 1960·6-1960·7 | |
张滨黄 | 1962·10-1966·2 | |
高中正 | 1982·6-1985·1 | |
崔惟琳 | 1987·2-1990·9 | |
徐卓斌 | 1991·3-1994·1 | |
周志仁 | 1994·1-1998·8 | |
宫志峰 | 1998·8-2010·5 | |
商志晓 | 2010·5-2020·5 | |
唐洲雁 | 2020·5-2022·9 | |
注:更新时间为2024年4月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东方红广场
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的东方红广场,是该校的标志性坐标。位于广场中央的毛泽东塑像始建于1967年5月,10月11日正式落成,塑像连同底座高达16米。2009年6月,毛泽东塑像入选济南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天地书声”图书馆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友情况
科教界、政界、商界都有山东师范大学的知名校友,如李笃信、邓向阳、赵润田等多人。
姓名 | 备注 |
---|---|
李笃信 |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5级校友。江苏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党委书记。2004年晋升少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邓向阳 | 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十一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届省委常委。 |
赵润田 | 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政界知名校友 |
姓名 | 备注 |
---|---|
刘维民 | 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润滑材料与技术专家。 |
郭旭升 | 1981年至1988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和自然地理学硕士专业学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徐群 | 199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副院长。 |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科教界知名校友 |
…更多「校友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