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师范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文化

山东师范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山东师范大学校标设计者为美术学院教师刘东峰。该标志主体部分由学校英文名称(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首写字母“s、n、u”构成。字母“n”采用鲜明的红色,打破了造型左右对称的结构。三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像一本打开的书。上方红色的烛光形象征着教师教书育人,寓意用知识照亮学生的心灵。烛光形还可看作一个水滴,象征着对学生的培育和知识的传授,以此图形传达出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标志的造型语言采用规整的几何图形与饱满的有机形相结合,以此设计风格表达出山东师范大学科学严谨的治学、办校态度。此标志的色彩选用红蓝二色。蓝色代表智慧、深邃,象征山东师范大学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和成就;红色代表热情、生气勃勃,象征着山东师范大学永远充满活力与希望。该标志于2016年11月被山东师范大学正式公布、启用。

精神文化

●校训

“弘德明志,博学笃行”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

该校训的具体出处和内涵是:“弘德”,出自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中卷十(下):“恢弘德教,养廉免耻。”“思弘德化,思弘德教。”《隋书》卷七七《隐逸传》中《徐则传》中有“人能弘德,道不虚行”一语。“弘德”意谓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国。“明志”出自三国诸葛亮撰《戒子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志”意谓表明志向,树立理想。“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同时“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笃行”与“博学”同一出处,意谓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

总之,“弘德”强调道德,体现着学校的行为道德准则;“明志”强调理想,体现着学校的价值取向;“博学”强调学识,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理念;“笃行”强调实践,体现着学校求是务实的精神。四者各有侧重,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校训的基本内容。

●校风

山东师范大学校风的文字表述是: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1990年9月,在总结建校40年的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和征求师生意见,山东师范大学党委第31次会议研究决定,正式确定山东师范大学校风。爱国爱校,体现着学校的灵魂、革命传统和时代主旋律;为人师表,体现着学校的育人本色、师范风范和师生的行为道德准则;勤奋严谨,体现着学校的教育传统、师生的治学理念和求学敬业精神;求实创新,体现着学校求是务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精神。

●教风

山东师范大学的教风是“严谨治学,诲人不倦”。

●学风

山东师范大学的学风是“求索求真,学而不厌”。

●校歌

1999年11月,山东师范大学以建校50周年为契机,下发了《关于征集山东师范大学校歌的通知》(山东师大校字〔1999〕137号文件)。这项活动共征得作品20首,歌词340首。经评选并征求师生意见,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正式确定了《山东师范大学校歌》。校歌词作者为校党委书记宫志峰,曲作者为音乐系教师梁发勇。

《山东师范大学校歌》
作词:宫志峰作曲:梁发勇这是泰山的早晨,召唤着红日和白云,这是泉水的波纹,浇灌着鲜花和绿荫,这是历史的回音,启迪着真情和诗魂,这是未来的画卷,激荡着理想和探寻,啊 美丽的山东师大,百花之园绿叶之根,美丽的山东师大,我们无悔的青春。从这里我们走上神圣的讲坛,我们担负起科教兴国重任重任。这是泰山的早晨,召唤着红日和白云,这是泉水的波纹,浇灌着鲜花和绿荫,这是历史的回音,启迪着真情和诗魂,这是未来的画卷,激荡着理想和探寻,啊 美丽的山东师大,百花之园绿叶之根,美丽的山东师大,我们无悔的青春。从这里我们走向崭新的时代,生命的烛光伴随日月星辰,伴随着日月和星辰。
参考资料: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1月,山东师范大学共有学生社团102个,涵盖文化体育、学术科技、思想政治、创新创业、志愿公益等多个类型。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心苑”心理健康社开展的活动有心苑沙龙、团体辅导、志愿服务等;环境保护社内设有“守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项目、“‘衣’旧有爱,迷彩送暖”等多项活动;山东师范大学文蕾剧社打造了“四月剧风”年度活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