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公众号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山东济南市
公众号ID:SDUSTJNXQXSH
公众号分类:健康
关于公众号: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山东科技大学,属于健康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官方公众平台,旨在引导广大同学健康全面发展的互动交流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山东科技大学

关于主体:山东科技大学是中国山东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百科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是校区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群众组织,秉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原则,独立开展学生工作。学生会架构包含主席团、办公室、宣传部、新闻中心、新媒体小组、学习与科技部、体育部、社会实践部、女工部、生活权益部、文艺部等职能部门,并管辖大学生艺术团、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播站、国旗护卫队、伙食管理委员会、礼仪团等7个隶属组织。

该组织通过举办毕业生晚会、嵙科博学讲堂、读书交流会、科技竞赛、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多元项目,全面服务学生成长。2024-2025学年换届表彰大会完成干部轮替,新任成员经资格审查、答辩选拔产生。学生会注重对外交流,曾与山东政法学院学生会开展工作经验分享。

宗旨

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常委

王 康 胡珂冉 张圣民 高增光 赵 瑞 田宇

主席

王康

副主席

胡珂冉 张圣民 高增光 赵 瑞

基本任务

1、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用实际行动捍卫崇高理想;坚持立足本岗、踏实工作的精神,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广泛开展学习、科技、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团结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人才;

学生会精神

一讲学习,夯实知识基础

二讲自律,严肃个人作风

三讲团结,凝聚团体力量

四讲严谨,追求精益求精

五讲实干,提高执行力度

六讲创业,建设组织事业

七讲责任,杜绝推诿逃避

组织结构

主席团

主席团时学生会的领导机构,负责学生会重大事项的决策,主持日常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学生会部长会议;领导和协调各部,负责各类活动的总体计划、安排、协调。

办公室

负责学生会日常管理,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工作,拟定工作计划,确定活动日期,钻写工作总结汇报活动成果,起草、制定校区学生会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并管理学生会人事档案,整理会议记录等。

宣传部

作为校区学生会的宣传窗口,传递校园资讯,丰富校园文化,为充满有创意、有才华、有热情的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作为学生会各项活动宣传的有力保障部门,形式多样的海报为校园平添了美丽。

新闻中心

作为校区团委、校区学生会的宣传媒介,以《星星报》为平台,服务同学,沟通信息,引领文化。活跃在学生活动的现场,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新媒体小组

管理和掌握校区学生会下属所有新媒体运营事务,组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信息编辑推送、后台管理、海报设计等任务,将各类新闻与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空间、贴吧各媒体平台,推送内容灵活有新意,弘扬青春正能量的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

大学生艺术团

下设舞蹈组、歌唱组、曲艺组、主持组。由校区有文艺特长的同学组成,为喜爱艺术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坚持日常训练的基础上,艺术团组织和参与校区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对活跃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艺部

“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艺术修养”是校区文艺部不竭的动力。文艺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为美好的大学生活增添乐趣。

学习与科技部

以浓厚学习氛围、创造优良学风、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为宗旨,通过网络、科技创新活动等多种平台为同学创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和学习环境,促进校区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大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部

通过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大学生的体育类比赛活动及趣味活动,引领和组织同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社会实践部

负责校区学生会的对外交流,包括与兄弟院校学生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会的工作空间;同时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

女工部

本着服务女生的宗旨,主要是结合女大学生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女生身心健康、激发女生潜能的活动,丰富女生课余生活,给她们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并尽力为广大女同学排忧解难。

生活权益部

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收集同学们对学校各部门工作及对学生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帮助和协调解决问题,合理维护学生正当权益。

志愿者协会

“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立足校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开展志愿者活动,弘扬志愿精神,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下设办公室、外联部、志愿服务部。

广播站

校园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肩负着宣传校区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任。广播站节目丰富,把最新鲜、最贴近生活的资讯送给同学们,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作出不懈的努力。

社团联合会

管理社团工作、服务社团发展、旗下管辖理论研究、社会公益、学术科技、兴趣爱好等各类型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各类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下设督察部和办公室。

国旗护卫队

负责日常升降国旗及学校大型活动的升旗任务,维护国旗尊严,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意识教育。国旗班对队员要求严格,组织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体现军人的优良传统,为大学生锤炼意志、提高政治素养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管理委员会

是广大同学、学校及食堂之间的纽带,将学生意见反映到学校有关部门。对餐厅的饭菜价格、质量、卫生进行监督,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就餐环境。

礼仪团

公众号主体介绍山东科技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会是由山东科技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山东科技大学(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山科大,sdust”)位于山东省,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实施高校。

山东科技大学源起于1951年设立的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和1956年建立的济南煤矿学校,两所学校分别发展为淮南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并入山东煤矿学院。1971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泰安煤矿学校组建山东矿业学院。1981年11月,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10月,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2004年,学校主体搬迁至青岛。2012年7月,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20年12月,进入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青岛、泰安、济南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7亿元;设有教学单位34个,本科招生专业7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8700余人,研究生11100余人。有教职工3300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山东矿业学院

1951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同意在洪山开办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校舍选定于洪山煤矿西山,即原华东工矿部疗养所旧址。9月10日,学校名称由“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改为“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0月23日,根据国家煤矿管理总局教育处文件“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改称为“洪山煤矿职业学校”,隶属山东矿务局。1952年7月,遵照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的指示,学校名称改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简称“洪山煤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山东科技大学设有教学单位34个,开办本科招生专业72个。

山东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校 区教学单位本科专业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矿物加工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海洋测绘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学、金融学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应用物理学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智慧交通
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行政管理、经济法
山东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口笔译方向)、日语、朝鲜语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学院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
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审计学、国际商务、金融科技
山东科技大学公共课教学部法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秘书学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机械电子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工业设计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财经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电气信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澳合作)、通信工程(中澳合作)
山东科技大学基础课部-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6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教学单位、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潜力学科2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21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科建设
类 别名 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金融、国际商务、保险、法律、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音乐、设计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采矿工程
山东省高水平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高峰学科)、矿业工程、机械工程(优势特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育学科)
山东省一流学科矿业工程(高峰计划)、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学(自筹经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育)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虚拟设计艺术科技
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潜力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
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数学
截至2024年6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5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4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4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9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3人。有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2人。
师资力量
类 别名 单
专职院士 刘宝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蒋宇静
长江学者周东华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宋振骐、刘宝珺、陈蕴博、曾庆良、田原宇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谭云亮、周东华、张延松、崔洪芝、曾庆良、田原宇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荣昌、曾庆良、卢新明、程卫民、崔洪芝、周东华、张新堂、郭忠平、蒋金泉、陈蕴博、刘盛纲、刘宝珺、宋振骐、张延松、谭云亮
全国模范教师王来、刘喜友
全国煤炭教学名师余继峰
国家级教学名师程卫民
国家级教学团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团队
山东省泰山学者卢新明、林孟昌、张维海、周东华、钟麦英、陈达、田健、李玉霞、周长付、陈雷、陈绍杰、曾庆良、崔洪芝、谭云亮
山东省级教学团队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团队、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山东省教学名师刘春晖、刘洪霞、刘音、常春、戚美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田原宇、张维海、谷亦杰、李玉霞、陈绍杰、曾庆良、谭云亮、张媛、曾庆田、钟佩思、彭延军、张鑫、程卫民、韩作振、刘培坤、崔洪芝、乔卫国
截至2024年6月,注:数据不完整,官网简介页面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0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64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24个。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重点实验室
类 别名 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矿山安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陆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高校新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山生产安全检测技术与设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置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深部开采岩层控制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矿山机电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海洋耐磨腐蚀材料与表面改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安全监测监控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海洋耐磨蚀材料工程实验室
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音乐科技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空区治理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重型装备可靠性与运维管理重点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生态观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交通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碳中和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岩土工程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特色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煤炭绿色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技术船舶与海洋探测装备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重型装备可靠性与运维管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海洋耐磨蚀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深井巷道矿压智能化监测与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光电器件与计量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北斗导航智能空间信息技术及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绿色低碳能源化工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和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煤炭开采安全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机器人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金属材料与表面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工业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煤制甲醇催化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矿山辅助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采掘机械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智能光电感知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矿山空区治理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铝离子动力和储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海洋工程勘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截至2024年6月,注:数据不完整
实验室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50余项,省部级项目144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3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80余项。
科研获奖情况一览表(部分)
项目名称获奖情况
复杂条件下地下工程开挖支护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千米埋深矿井建设技术与应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等离子控制原位冶金反应技术与工程应用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运用煤矿千米深部岩巷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富含腐植酸的劣质煤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东部煤矿深部巷道松软围岩失稳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和装备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面向数字化采矿的软件关键技术及应用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动态系统运行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硬厚煤层综放高效开采及瓦斯治理安全保障关键技术2019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注:数据不完整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山东科技大学校徽在原校徽基础上演化而来,采用学校标准蓝色(科大蓝)为主色调。校徽为圆形,蓝底、白色字体、白色图形。校徽以英文校名缩写“sdust”作为形象设计元素,通过字母笔划的借用和伸延造型,演变为飞鸟的图形,象征学校教育事业积极向上、腾飞发展;图形中心有4个圆球,组成花的形象,代表“科技”,象征科技之花盛开;图形外环上方为毛体字校名“山东科技大学”,下方为英文标准字校名“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山东科技大学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青岛校区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开设有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等24个二级学院。

青岛校区

泰安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 务姓 名
党委书记王君松
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庆田
党委副书记郭益灵、刘明永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山东科技大学监察专员徐龙飞
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方全、阳凡林、薛庆忠、诸葛福民、董海荣、陈绍杰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克周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震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姓 名职 务任职时间学校名称
刘子光院长、书记1958年至1970年山东煤矿学院
刘辛人代理院长1979年至1980年山东矿业学院
院长1980年至1983年
田景瑞院长1983年7月至1985年6月山东矿业学院
沈光寒院党委书记、院长-至1993年山东矿业学院
霍万库党委书记、院长1985年4月至-山东矿业学院
曹书刚党委书记1994年6月至1996年山东矿业学院
院长、党委书记1996年10月至1999年3月
刘向信党委书记2005年10月至2011年山东科技大学
王春秋院长1999年4月至1999年山东矿业学院
校长1999年12月至2011年5月山东科技大学
党委书记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
任廷琦校长2011年12月至2017年11月山东科技大学
袁俊平党委书记2013年3月至2018年1月山东科技大学
姚庆国校长2018年12月至2023年2月山东科技大学
罗公利党委书记2018年1月至2024年11月山东科技大学
截至2025年6月,资料来源:

校园环境

山东科技大学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校内栽种有包括各种花卉在内的400余种植物,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春秋两季,美景如画;校园里还有山有水有湿地,笔架山矗立在校园西侧,墨水河穿园而过,砚湖边垂柳如茵,若水园湿地水鸟欢游,校园素有“江北最美校园”之称。

墨水河

墨水河,横贯山东科技大学,长1·12公里,河面上有八条道路穿河而过,经过20个水位降落点,从校园西方高高的半亩塘,一路缓缓流到若水园,滋润着整个学校。河北岸种有176棵银杏树,构成一道校园秋天优美的风景线。河流南岸种有垂柳,设有幽径、87个木制坐凳、75个打磨石凳,是校园内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笔架山

笔架山海拔140米,面积0·3平方公里,因山顶部形似笔架而得名,又因山上有一石洞而又称为洞门山;有传说其由豆母娘娘做豆腐时掉下的一块豆沫变成的,也称豆母山。笔架山上树木茂盛,种有万年青、松树等植物。笔架山具有登山步道,全长约770米,有台阶399步,步道中段设东西双线,路面采用花岗岩碎拼和植草砖铺装。山顶建有乾惕亭,为重檐六角亭,高7·87米,宽7·57米,重53·7吨,通体为大泽山优质晶白玉花岗岩。具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若水园

若水园位于山东科技大学东部,总占地面积35500平方米,水面扩至约20000平方米。西侧具有湖心小岛、栈道,延伸到北侧湖岸,砌筑有亲水平台。石拱桥以东扩建湖面景观,湖面东侧铺装广场,广场南北两侧建有廊架,北岸砌筑有亲水平台、绕湖景观道路。若水园湖水碧绿,清澈见底,岸边的几簇芦苇,水中的几处汀洲,点缀其间,达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为环境育人、师生休闲提供了新的场所。

砚湖

校友情况

山东科技大学知名校友
类 别姓 名职 务
教育界蒋昌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
纪洪广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吉红 欧洲科学院院士
张遂安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刘志强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赵衍刚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金之钧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世峰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胡文瑄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院副院长
刘 春同济大学长聘教授
政 界尚 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副部长
张玉卓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李惠东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
李俊峰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郭开朗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任启兴宁夏回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王文升原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商 界袁 征zoo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高进华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牛 斌2019福布斯中国u30,北京泛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赵一弘碧生源董事长
胡江潮浙江物产集团公司董事长
卜昌森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信息来源: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 间荣 誉
2018年1月2017年青岛高校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2018年1月2017年全国煤炭高校体育工作“特殊贡献奖”
2018年2月青岛市优秀服务外包培训机构
2018年4月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
2021年7月2020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2月2021年度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6月山东省高校绿化与景观建设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4月2022年度山东省节能减排先进院校
2023年10月2022年度淄博市优秀“科技副总”派出单位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