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文理学院书法艺术研究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四川文理学院办学条件

四川文理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23个二级学院,开设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6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医学、农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科分类专业名称所在院系学科分类专业名称所在院系
文学汉语言文学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管理学财务管理财经管理学院
广播电视学人力资源管理
广播电视编导
汉语国际教育物流管理
网络与新媒体审计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英语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大数据与会计
商务英语物业管理康养产业学院
翻译养老服务管理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川文理学院数学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
应用统计学*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康复治疗学四川文理学院康养产业学院*护理
应用心理学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行政管理政法学院
物理学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教育学体育教育体育学院
化学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小学教育教师教育学院
应用化学学前教育
制药工程特殊教育
水质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
物联网工程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艺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文学与传播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音乐学音乐与演艺学院
机械工程舞蹈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美术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设计
人工智能视觉传达设计
土木工程四川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美术教育
工程管理书法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工程造价历史学历史学政法学院
城乡规划四川文理学院生态旅游学院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知识产权
酒店管理四川文理学院生态旅游学院*法律事务
*旅游管理经济学金融数学数学学院
注:带*的为专科专业,据2022年6月官网显示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先后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140余人,送培取得博士学位40余人;遴选首批塔尖人才9人,第一批、第二批塔基人才各80人;特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23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构建起“聚石成基、夯基成塔、拱塔成尖”相互衔接递进的人才工作机制。有各类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近3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70余人,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首届教书育人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称号人才20余人。
类别名称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成端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成端、刁永锋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刁永锋、朱兴华、邓杰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朱兴华、邓杰、程碧英、黄培森
四川省优秀教师程碧英、丁奇君、王道坤
四川省教学名师(第五届)(川教〔2011〕74号)何聪
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数学建模教研室

学科建设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3个。有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88门校级精品(资源开放)课程。

类别名称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行政管理、学前教育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热学、中国古代史、规划论、中国新文学史、外国文学、高等代数、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机械工程、美术学、小学教育
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版画、材料力学、非线性编辑、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班级管理、机械原理、油画、小学科学实验设计与指导

学生获奖

据2022年7月四川文理学院官网数据显示,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艺术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啦啦操、曲棍球等赛事,获得国家级奖励近百项、省级奖励400多项。

2006年至2014年,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

四川文理学院的3名学生代表中国高校参加第七届亚洲杯室内女子曲棍球赛荣获亚洲第6名。

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2018世界排舞冠军赛荣获4项第一名。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合作交流

1980年代初,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欧阳德女士首次来校访问,开启学校对外交流。此后,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有近百名外籍专家、国外大学校长和师生来校访问交流,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乌兹别克斯坦等66名外籍教师相继在校任教,连续任教时间最长的达6年,截至2019年7月,一共有10位外籍专家和教师常年在校任教。四川文理学院于201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累计招收老挝、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等14个国家留学生140余人,据2022年7月四川文理学院官网显示,留学生65人。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坚持服务区域办学兴校,以市校合作为契机,大力实施城校共兴工程。坚持把校区建在园区上,不断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先后与达州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00余个政府机关、高新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教育国际视野,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芬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捷克、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国家3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师生交流、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常年选派优秀学生和骨干教师赴草堂大学、帕拉茨基大学、北方大学、博特拉大学、斯旺西大学、高地与群岛大学等交流和访学,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赴美国带薪实习和攻读硕士学位。201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累计招收老挝、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等20个国家留学生220余人。100余名外籍教师相继在校任教,连续任教时间最长的达6年,常年有10名左右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荣誉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整理的表格:

时间荣誉名称颁发机构
2006年12月“五四红旗团支部”共青团中央
2008年12月“最佳文明单位”省委、省人民政府
2017年3月“四川省高校园林式校园”四川省教育厅
2018年1月“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
2018年11月“平安校园”先进单位-
2022年4月15日“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文理学院团委)-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