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台商投资区公众号

泉州台商投资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福建泉州市
公众号ID:qztstzq
公众号分类: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泉州台商投资区”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中共福建省委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作委员会党群工作部,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官方微信,为你推送台商区新、最快、最权威的政策信息。

开发/运营主体:中共福建省委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作委员会党群工作部

关于主体:中共福建省委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作委员会党群工作部是是福建省泉州的一个组织机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泉州台商投资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泉州台商投资区百科

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位于泉州市区东部。与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海相望,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辖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区域面积约219平方公里(包含海域、江域、滩涂),其中陆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3·8万人(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坐拥“泉州之眼”百崎湖,建有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和海上丝绸之路生态公园。

泉州台商投资区,历史悠远,人文独妙,风光无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朝着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生态型滨水新城区方向迈进。

2022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1·92亿元,比上年增长4·8% 。

设立

2005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正式提交了申报台商投资区的报告,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泉州洛秀台商投资区申报工作,分别于2005年1月、2006年3月两次正式行文向国务院报告,2006年3月国务院批转商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商务部则分别于2007年4月、9月和2008年5月派出调研组到泉州调研。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适时推进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立泉州洛秀台商投资区”。

定位

投资区城市性质定位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泉州城市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支撑的生态型滨水城市新区和现代化港口保税物流工业区。

城市职能包括:以新兴产业和高端生产服务业带动的城市创新中心;依托滨水岸线和湿地、水系、山体等自然资源构成的泉州湾东部生态休闲中心,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利用泉州中心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延伸和辐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开发、高效率运作,把投资区建设成海峡西岸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对台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以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20年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新经济发展高地,并成为中国最开放、最优惠、最高效、最具吸引力的台商投资区。

交通

台商投资区与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江相望,距福厦高速公路入口约5公里,有沈海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和国道324线,南有秀涂港区、石湖港区和海湾大通、泉州环城高速公路,福厦高铁也在此设立泉州东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整个台商投资区道路网络形成“五纵五横”的骨架路网格局,支撑着泉州台商投资区快速机动车交通要求。“五纵”为:海江大道、南北大道、海山大道、海城大道、海灵大道,“五横”为:洛阳大道(原324国道)、江城大道、东西大道、泉东大道。另外,投资区内将引入4条轨道交通线,分别为2号、4号、5号线和6号线,形成“两纵两横”的轨道线网布局。设置1处综合公交枢纽,位于泉州新东站,主要换乘交通方式为铁路、长途、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小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设置一般公交环城枢纽10处,分别位于各片区,主要换乘交通方式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小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规划到2030年,共需公交车辆1200辆,出租车1600辆。

产业

● 先进制造业片区

准入产业包括新兴产业和轻工产业。具体布局新材料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及轻工产业提升园。其中新材料产业园发展以纳米材料系列、超导材料为主的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光电产业园以发展led、光伏产业和数字微芯片等为主,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发展船用设备、发电设备和轨道机车等为主,轻工产业提升园主要是促进区域内现有的鞋业鞋材、纺织服装和工艺品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分区

根据规划,投资区将结合水系、生态廊道、城市绿带,形成多级生态廊道体系,形成“山耸城中,城在绿中,江海绕城,水绿相融,城岛相映,融山、水、城、海、岛于一体”的城市格局。以天然河流、山体和道路分隔,构筑“两带一心环八区”组团状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带”即绿色生态带和蓝色生态带;“一心”即科技商务服务中心;“八区”即古镇风貌区、滨水宜居区、民族风情区、科技产业区、临港产业区、现代产业区、金融商务区和蓝色经济培育区。

用地

投资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8k㎡,其中可综合利用面积约35k㎡,如今,用地30k㎡,远期58k㎡,拓展面积为200k㎡。

● 居住用地

在投资区东园、杏田、秀涂港、惠南和张坂五个片区内均配置有居住片区,用地规模为1·21k㎡。东园居住片区范围为东园镇区域;杏田居住片区范围为杏田大道以北,杏秀路以东,疏港路以西区域,以职工公寓和二类居住用地为主;惠南居住片区范围为通港路以北,杏秀路以东,疏港路以西区域;秀涂港居住片区范围为秀涂港区域;张坂居住片区范围为张坂镇区区域;独立组团为在南北主干道东侧布置的为工业区配套的小规模独立居住组团(2个)及农居组团(1个);产业兼容人居指在产业社区中心,组团中心分别兼容适量职工公寓和单身公寓性质的人居用地。

资源

动物资源:灰雁。

意义

泉州市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早在1983年,泉州就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台资企业。1987年两岸扩大交流后,台资开始大规模进入泉州,至1992年、1993年达到了高潮。进入21世纪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台商投资大陆热潮,但泉州市利用台资却呈负增长趋势,这与泉台关系极不相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泉州缺乏高级别台商投资区,对台招商品牌不强,影响台资企业的集聚。

领导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苏延辉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共福建省委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作委员会党群工作部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泉州台商投资区是由中共福建省委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作委员会党群工作部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共福建省委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作委员会党群工作部是福建省泉州的一个组织机构。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