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泉州市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早在1983年,泉州就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台资企业。1987年两岸扩大交流后,台资开始大规模进入泉州,至1992年、1993年达到了高潮。进入21世纪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台商投资大陆热潮,但泉州市利用台资却呈负增长趋势,这与泉台关系极不相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泉州缺乏高级别台商投资区,对台招商品牌不强,影响台资企业的集聚。
在泉州设立台商投资区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作为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泉台之间具有人缘、地缘、血缘等优势,在泉州设立台商投资区,可以提高吸引台资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台商在家乡投资贸易。
其次,泉州至2010年前没有一个国家级的出口加工区、保税区或开发区,招商品牌的吸引力不强。
再次,泉州市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也是中国六大石化基地之一,具有承接台资转移的有利条件,设立台商投资区,将有效提高泉台经贸合作的水平。
综上,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对于泉州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不仅是福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有助于泉州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台商投资区引进优质台资企业,可以提升自己,加快成长,进而促进泉州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泉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走前列的目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