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唐龙朔元年(661年)前后,智空入闽在清源山麓建筑少林寺。唐天佑元年(907年),南少林寺僧反对王审知叛唐附梁,导致泉州南少林被毁。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南少林寺被诏修。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反蒲寿庚之降元,千僧抗元,少林寺再次被毁。
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官黄立中疏奏朝廷,敕修泉州少林寺。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建筑布局
南少林寺复建后占地面积近500亩,寺内建筑不断落成: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东西长廊、藏经阁、法堂;东序有“少林胜迹”石牌坊、僧寮、报恩堂、五观堂、延寿堂、春萌山房、演武场、放生池、禅亭;西序有方丈楼、香农小屋、尚云亭、清凉亭、晚风精舍、执事楼、演武堂。其余配套设施还有艺术馆、文史馆等。
重要景点
山门
南少林寺只有一个山门,也可称之为三门。正门上方有长方形红底金字书写的“少林寺”三个字。天王殿
南少林寺中的天王殿供奉着弥勒菩萨,四大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韦陀菩萨和诗人天干、弥写甚萨。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南少林寺的核心建筑,殿内塑有佛像,从佛手印上来看应为三身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孝周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两侧分列十八罗汉。后殿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象)。观音殿
观音阁三层楼高约22米,是按照闽南传统古建筑风格建造阁内供奉的“荷瓶观音”圣象,是全国最大红木雕观音圣像,采用两块非洲菠萝格红木材料雕成。荷花观音脚踩荷花,手持摩瓶。藏经阁
藏经阁为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土木石两层楼式建筑。方丈楼
方丈起居及接待重要宾客的场所为方丈楼,原指禅寺住持之居室,转申为禅林住持之尊称。钟楼、鼓楼
钟楼、鼓楼是寺院每日晨昏鸣钟击鼓的场所。 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故有“晨钟暮鼓”的说法。文殊阁
文殊阁供奉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 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普贤阁
普贤阁供奉的是普贤菩萨,守护世人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演武堂
少林武僧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文化活动的场所。五观堂
…更多「重要景点」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元宵节访印尼
2018年3月3日,南少林禅武文化促进会的武僧团,在印尼邦加勿里洞省忠义堂献演了一场精彩的中国南少林武术。当地军警政各界和民众1000多人以观看该场表演的方式,欢度华人传统的元宵佳节。穿越宋元·知行泉州
2023年4月14日,“穿越宋元·知行泉州—上海媒体、大v泉州行”成员在泉州城郊登高望远,游览世遗景点清源山·老君岩,在泉州南少林寺观赏武僧表演击鼓和武术,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印尼禅武交流会
2023年9月26日,受泉州少林寺常定方丈委托,泉州少林寺监院理诚法师带领武僧一行12人来到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展印尼禅武交流会暨共建南少林功夫传承基地揭牌仪式。阿拉扎大学校长亚塞普、副校长怀沙、孔院副理事长穆尼、阿拉扎大学武术团、少林修印尼文化中心负责人延豪以及喜欢少林功夫的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等100多人参加了现场活动。世界南少林咏春拳大赛
…更多「文化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相关文化
南少林武术由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梅花拳等拳种构成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系统。明清以来,传播到东南亚、台湾、香港、澳门和琉球等地,成为泉州南少林武术的支派。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武术协会应运而生,各门派传人齐集麾下,武术馆、武术学校遍布城乡,再现了“泉南千载少林风”的盛况。
所获荣誉
1999年,南少林寺武僧团在泉州市首届旅游节文艺踩街活动中获得武术表演一等奖。
2000年,南少林寺武僧团在全省泉州少林寺武术比赛中勇夺一等奖。
2002年11月,应马来西亚国际五祖拳联谊总会邀请,南少林寺武僧团前往吉隆坡参加武术表演,获得南拳、器械一等奖。
2004年12月,南少林寺武僧团在中国福建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中表现突出,获得的金牌总数第一。
…更多「所获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南少林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东岳山麓。泉州少林寺(南门)交通
公共交通站点
19路至侨乡体育馆站,步行1·3千米到达。
17路至田安路北段(玛丽医院)站,步行1·7千米到达。
…更多「旅游信息」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