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75年,交通部在青岛投资建设“青岛水运技工学校”。
1978年9月,交通部决定将青岛水运技工学校改为部属中专学校,更名为青岛港湾学校。
1979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后,“七·二一”工大开设了电大教学班。两校合并后,仍称青岛港湾学校,以中专教育为主,兼顾大专教育(电大)和职工技术、业务培训。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置7个二级学院和2个基层教学机构。截至2025年1月,学校开设41个招生专业。学院 | 专业 |
---|---|
智慧港口学院 | 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现代航海学院 | 航海技术(航海类)、轮机工程技术(航海类)、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航海类)、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
应急管理学院 | 无人机应用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校企合作)、建筑消防技术(校企合作)、安全技术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
港航物流学院 | 港口与航运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关务与外贸服务、现代物流管理 |
国际商贸学院 | 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跨境电子商务、应用韩语(经贸、旅游方向)、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空中乘务(校企合作) |
智能制造学院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人工智能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物流技术、软件技术(校企合作)、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人工智能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校企合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实训中心) | -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院建有连钢智慧港口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港口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高校智慧港口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类别 | 名称 |
---|---|
校企共建研究所 | 港口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船舶应用技术研究所、水运经济研究所、现代设计技术应用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校徽的基本色调为蓝色和白色。校徽外形为圆形,由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文名称和内圆两部分构成。内圆右边向上飞溅的三朵“浪花”,强调了学院专业与大海息息相关的行业特色,同时代表着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飞腾崛起、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内圆左边的圆弧与浪花对应,构成快速航行中的帆船,象征着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直挂云帆、乘风破浪的美好心愿。左边的“白帆”与底部的一横组成了一只展翅飞翔的“海燕”,它象征着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事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环境
学校地处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位置,拥有现代化的欧式校园,内设独立卫生间、洗漱间、热水器、观景阳台、配备学习桌、衣橱、学习桌、暖气、风扇等设施,每层楼配备有洗衣机、直饮水机,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内建有文体中心(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排球馆、校园影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