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古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盘古文化特色

盘古

文化特色

文化遗址

盘古山

盘古山位于河南省桐柏、泌阳两县交界,海拔459米。传说此山就是当年的创世大神“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造化万物的地方。盘古山山势巍峨挺拔、高耸入云,人们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盘古,就在高峰处修建了盘古庙,在庙内塑有盘古像。

盘古祖殿

盘古祖殿,是祭拜人类始祖盘古的殿宇,位于桐柏县城西南盘古溪上游,规模宏大的圆顶式盘古祖殿依山坐北朝南、殿中安放着巨型盘古铜像。殿前下方、右有伏羲堂,左有女娲堂,堂下是盘古广场。

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联合申报的盘古神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ⅰ-57。2021年,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泌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豫琳编著的民间文学集《盘古神话大观》一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山庙文化乡

有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经民间采风调查,访得在河南省桐柏山一带有盘古山、盘古庙以及“盘古出世,开辟天地,补天、战洪水、除猛兽,发明衣服”等神话。桐柏县、泌阳县盘古神话群主要包括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及惩恶扬善、恩泽子孙的神话等,反映出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了先民的原始宇宙观。

民俗活动

盘古文化节

泌阳县城南15公里处的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盘古庙会,都有数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盘古。泌阳县将这一传统庙会打造成集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寻根拜祖、展示泌阳形象于一体的盘古文化节。

神话传说

原始神话

在中国神话之中,盘古作为开天辟地的神祇而著称,他诞生于神话世界里的开端时期,为一切的起源,一开始天地未分,世界最早只是一片虚空,没有任何物质,宇宙还只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形状就像一颗椭球形的巨蛋,后来在这团混沌之中孕育出一位人称盘古的神,沉睡了整整一万八千年。盘古睡醒后,身体不断增长,周围却全是混沌包裹,一片黑暗,盘古就张开巨大的手掌劈去,一声巨响,撑破了蛋状混沌而出,致使混沌分开成清与浊两股不同的元气,较轻的清气往上浮,变成清天,较沉的浊气往下降,变成土地,盘古担心天地再次融合,于是头顶天,脚踏地,站立许久,又过了约一万八千年,盘古的体型越来越大,天也随之越高,地也越厚,距离相隔了数万里,最后天地稳固,而盘古也耗尽了自己的神力倒下,在盘古死后,世间万物都由其身躯部位和器官组织变化而成,双眼各自变成日月,呼出的气息变成风云,声音变成雷鸣,四肢变成山川,肌肉变成农田,骨骼变成岩石,血液变成江河湖海等。

道教神话

在道教神话中,传说盘古是由宇宙中心一颗名叫“苍胡颉”的红色宝珠中诞生,此珠具有开天辟地的神力,苍胡颉神珠是元始天尊手中的宝物,孕育盘古同时又造就了天地的分开,话说混沌未开时,太古之初有一颗灵珠,而宇宙呈混沌一团,状如蛋形,苍胡颉珠就已经问世于其中,此珠爆炸后惊醒盘古开创了乾坤,混元之气分裂,两种不同的元气以各自独立的状态分别上升和下降,清气化天,浊气化地,之后盘古顶天立地,并将天地之间的距离远远分隔,最后身体化为大自然,令世界诞生万物,造化了各种资源,给后来出现的生物带来自然界的馈赠。

小说神话

明末周游写的《开辟衍绎》中,给盘古手里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故事内容发展为包含劳动开辟天地的观念。此书的设定中,盘古是由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毗多崩娑那菩萨”转世,化成一个像蟠桃的圆团,在尚未分开的天地中翻滚,长成人形,身体伸展开来,将天地分离,但没有完全分开,于是用斧头与凿子彻底开天辟地,后遇到观音菩萨,观音受释迦之命用净瓶之露为盘古洗澡,并带盘古回归西方。而主流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却没见到其他生灵就已经身死,倒在厚土之上化为各种自然元素。

民间神话

民俗传说的盘古创世故事大体与主流设定相似,都是从混沌中出生,睡了一万八千年之久,醒后用一把大斧把混沌劈成两半突破而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撑天地的柱子,又一个一万八千年之后,天地成形且不再合并,盘古完成使命后,累倒的身体所有部位均成为各种自然事物,诞生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尘归尘)。桐柏一带传说其出生于一枚龙蛋,由应龙抚育出生。 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是黑暗混沌的一团,盘古就孕育其中。

南方神话

从盘古神话在汉魏以后“传之甚广”,被广泛吸收并加以多种演绎看,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也有把“檠瓠”祖先演变为“盘古”者,将其传唱为“开天辟地生乾坤,生得乾坤生万物,生得万物人最灵”的创世之神。

后世纪念

文化源地

盘古的文化发源地
地名纪念方式
河南省桐柏县2005年5月30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当地的“盘古庙会”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10月30日,举办了“全球华人首次祭祀盘古大典”,并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祭祀盘古日。2008年,启动“盘古创世神话传说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广东省花都区2007年,花都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1月,花都狮岭镇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协授予了“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称号。2012年起,花都盘古王诞祈福活动从民间组织举办提升到市区层面来举办。2015年,盘古王诞被列入了第六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首次升格为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
河南省泌阳县2005年12月4日正式命名泌阳县为“中国盘古圣地”。盘古神话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盘古山庙会,都有数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盘古。

其他地名

盘古其他相关地点
地名简要介绍
湖南省沅陵盘古洞位于沅陵丑溪口荔溪口村,是一个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岩溶洞穴,洞穴形成已久,其形成时间可追溯到百万年前。洞穴一直以来隐藏于山间,由当地村民于2002年发现。
广东省广州盘古山据清末编《花县志》载,盘古王庙神坛重建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后烧毁,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再花巨资重建,成为古典艺术庙宇。
陕西省宜川盘古山位于宜川县的集义镇和寿峰乡之间,有座大山叫“盘古山”。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在两山之间的川道里建起盘古庙。据寿峰院明代碑文记载:“西耸盘古真梵”。说“盘古寺”在寿峰院的西边,可见盘古庙的存在更早。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