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高台中学前身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创办的廉泉书院,曾先后更名为褒城县第二初级中学、汉中市第十一中学、南郑县育红中学、南郑县第二中学,1991年恢复为南郑县高台中学,2017年撤县设区后命名为汉中市南郑区高台中学。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102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430平方米。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学、生活、运动区域科学分设,面向全区招生,服务人口56万。现设3级4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2人,教工197人。现有高级教师69人,一级教师93人,省市区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70余人,专任教师岗位合格率100%。设施条件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社团活动
学校成立有廉泉文学社、书画社、“校园之声”播音社、木林吉它社、汉服社、酷越篮球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学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艺体方面的特长,分年级设有美术班、影视传媒班、体育训练队。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季大型校园体育艺术节和庆“元旦”、“五四”校园文化艺术节,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办学成果
2007年,在各级党政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高台中学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争创“市级标准化示范学校”为目标,坚持走“办规范加特色学校,坚持创新教与学”之路,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获得多项殊荣:“汉中市卫生先进单位”“汉中市平安校园”“南郑县文明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党支部”等。尤其令人鼓舞的是,05、06年高考稳步上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07年又超额200%完成了高考任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07年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2008年1月,该校又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文明校园”的称号。
文化传统
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之魂。高台中学秉承“让农家子弟受到最好教育,让普通学生获得理想发展”的宗旨,狠抓“三风一化”(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美化环境)建设,让教师树立“以德树人,以德促智,培养德、智、情三维人生”的教育观。在教育工作中始终把“品德重于学业,学业缘于勤奋”这一原则要求贯穿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把“厚德敬业,自强不息”作为师生立才立德立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的核心,在学生中开展全方位多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高台中学始终相信:给我们一块金子,我们会将它变成皇冠;给我们一把泥土,我们会将它变成良田。让学生铭记: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