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公众号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市
公众号ID:njniushoushan
公众号分类:旅游
关于公众号: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属于旅游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地。

开发/运营主体: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主体: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是南京国有文化旅游企业。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百科

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游区(niushou mountain cultural tourism zon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境内,该山体海拔242·9米,面积约5500公顷。因东、西峰对峙的形状像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牛头山,西峰山体因开采铁矿受损,牛首山仅留东峰。

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初建东晋王朝,见南眺牛首,两峰对峙,称牛首山为天阙。459年,始建幽栖寺。503年,司空徐度于梁天监二年初佛窟寺。774年,添建宏觉寺塔。943年,建帝王陵墓。1050年,建辟支塔。明正统年间佛窟寺更名为弘觉寺。1993年,高僧宏成法师重建宏觉寺,名为宏觉寺。2011年9月,佛顶骨舍利安奉于牛首山。牛首山属于丘陵岗地,由中生代火成岩构成,地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季风气候区。其分布有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相关人文景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寺庙群分为东、西两部分庙群,共有寺庙44座,东西相距10公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寺庙群。该风景区内蕴藏具有价值的植物种类达300多种,祖堂山路的尽头还有100余棵以上,堪称南京最大的南京椴基因库。旅游区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加强景区内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并发现有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狗獾、野猪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活动踪影。

牛首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建有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牛首山森林公园,建有国内首个中华虎凤蝶保护基地、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命名

晋元帝司马睿欲称此山为天阙。南朝时期,高僧辟支和尚曾住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该山洞称辟支佛洞,又称佛窟洞,牛首山一度亦称仙窟山。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他一度想在皇宫外兴建双阙,彰显国家的礼制与威仪。丞相王导(王羲之父亲王旷的堂哥,论辈是王羲之的堂伯)考虑政权初创,财力不足,于是请晋元帝出宣阳门南眺牛首山,见两峰并峙十分壮观,王导便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晋元帝明白王导的良苦用心,于是打消了建阙的念头,“天阙山”得美名因此流传下来。“天阙”是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不但有天人合一的大美,且彰显出儒家文化仁民爱物的“治道”精神。牛首山因山顶东西双峰并峙宛若牛头双角而得名,又名牛头山、天阙山。

历史沿革

东晋南朝

317年,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欲在正南门宣阳门(今中华门)外监理双阙,以示皇权至尊。丞相王导深知东晋草创,不宜大兴土木,于是请晋元帝乘兴出宣阳门,南眺牛首,两峰对峙,十分壮观,趁机劝喻元帝:“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元帝欣然打消兴建双阙的念头,称牛首山为天阙。

459年,南朝刘宋大明三年,始建幽栖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早期著名寺庙。461年,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5年,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曾住过高僧辟支和尚,他在此洞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因此住过的山洞称辟支佛洞,又称佛窟洞,牛首山一度亦称仙窟山。503年,司空徐度于梁天监二年初佛窟寺(今宏觉寺),位于牛首山南。

唐宋时期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宁丹大道18号。

特别说明:牛首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分别建有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牛首山森林公园,以及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两者区域位置重叠,但面积并不相等,其中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面积约500公顷,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牛首山森林公园面积667公顷,由江苏省林业局公布。

【关联词条:牛首山森林公园】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地形地貌

方位

休闲度假之旅路线

到牛首广场观赏七星指路、风铃塔等;沿着含有春、夏、秋、冬主题游览的天阙路到达佛顶寺,佛顶寺坐落于牛首山东峰东南侧坡地,是佛顶骨舍利护持僧团的弘法道场;继续游览到达佛顶圣境,外部观赏佛顶塔;进入佛顶宫,佛顶宫是佛顶圣境的核心建筑,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内部由地上部分的禅境大观和地下部分的地宫构成,其中地宫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个空间;在禅林路漫步,游览吟龙湖,体验生态休闲景观。

历史文化之旅路线

牛首广场观赏七星指路、风铃塔等;沿着含有春、夏、秋、冬主题游览的天阙路到达佛顶寺,佛顶寺坐落于牛首山东峰东南侧坡地,是佛顶骨舍利护持僧团的弘法道场;至寻禅小径,岳飞抗金故垒、明代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到达佛顶圣境,外部观赏佛顶塔;进入佛顶宫,佛顶宫是佛顶圣境的核心建筑,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内部由地上部分的禅境大观和地下部分的地宫构成,其中地宫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个空间;参观郑和文化园,有郑和衣冠冢及文物展馆等;游览吟龙湖,体验生态休闲景观。

观光体验之旅路线

重要景点

佛顶寺

征得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佛教界高僧建议,以供奉于牛首山地宫的佛顶舍利命名,取名佛顶寺。佛顶寺为牛首山主要建筑之一,占地面积六十八亩,建筑面积近四十亩,仿唐风格,传统中轴线格局。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建筑。进入三门,跃入眼帘的是正面石雕“灵山说法图”,为释迦牟尼佛於灵鹫山说法场面的真实再现。左侧有皇家风格的三狮碑,现为空白。

文化活动

佛顶骨舍利瞻礼

根据佛顶骨舍利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非公开瞻礼日佛顶骨舍利不得瞻礼。但佛顶骨舍利每年都将于固定时间在佛顶宫千佛殿接受公开瞻礼。每年元旦、春节、国庆期间和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农历二月初八)、佛涅槃日(农历二月十五)、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佛成道日(农历腊月初八),有7次瞻礼机会。

“春来牛首 阅美东方”主题活动

牛首踏春是南京地区古老的民间习俗,每年春天,牛首山游人如梭,游客前往此地寻芳登高、祈福增慧、访古探幽,故而得名“春牛首”。牛首山踏春习俗滥觞于六朝,兴盛于明代,一直延续至今。2008年,“牛首山踏春习俗”被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春来牛首 阅美东方”文化活动,恢复“春牛首”马拉松群众性体育赛事。

“南京新民俗 牛首新年俗”主题活动

馆藏文物

佛顶骨舍利是指佛陀或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中,以释迦摩尼佛真身舍利最为殊胜。2010年6月12日,世界现存唯一的释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作为佛教界无上圣物,佛顶骨舍利是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见佛舍利如见佛陀真身,其功德无量,有信念者观瞻舍利,即如佛在心中。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演化大师可政在宋真宗的支持下,于长干寺原址重建寺院和九级宝塔,将“佛顶真骨”安奉在真身塔的铁函内。2008年7月,考古人员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发现一处地宫,取出了长干寺真身塔的铁函。同年11月,考古人员从铁函内取出阿育王塔和大量文物。2009年5月,阿育王塔塔身开启,塔内分上下双层安放有两组金棺银椁。2010年6月12日上午9时15分,在南京栖霞寺,文物工作人员打开金棺银椁,密藏千年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重现世间。2010年,经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佛教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确定在牛首山遗址公园里建地宫安奉佛顶骨舍利。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1年9月,完成《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牛首胜境》的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标是“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2012年9月16日,牛首山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2016年,牛首山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7月12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委托第三方公司到牛首山林场,对森林养生步道建设项目进行验收。该森林养生步道位于祖堂山东天幕岭至西天幕岭段,全长1036米,以“亲近自然”为理念,突出“生态、休闲、健身”主题。2021年11月,东麓酒店地块内最后一处遗留房屋拆除完毕,牛首山完成重点项目东麓酒店用地范围内征迁“清零”任务。

保护

相关文化

儒家治道文化

牛首山也叫天阙山,天阙路也由此命名。相传东晋时期,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大兴年间,晋元帝想在皇宫外建造石阙,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宰相王导则认为国家政权初创,财力不足,不适宜建立双阙。王导请晋元帝出行,看见牛首山双峰对峙,便指着牛首山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晋元帝明白了王导的苦心,便顺水推舟取消了建阙计划,但天阙山的美名却因此流传了下来。“天阙”乃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不但有天人合一的大美,且彰显出儒家文化仁民爱物之“治道”精神,因而为后人所称道。

郑和海洋文化

郑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曾先后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之久,横跨印度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非三十余国,航程达十万余里,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他对中国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的发展,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完善,中外经济贸易联系的促进,以及加强中外友好交往等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郑和也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永乐元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广修佛寺、布施刻经、积美行善,下西洋途中,每逢佛教国家就向寺院布施财物。永乐十年,郑和任南京监工官,奉帝命督造南京大报恩寺。宣德八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郑和的事迹也是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兼容并蓄的典型表现。

江南诗词文化

清明前后,江南草长、莺歌燕舞,牛首山漫山花开,姹紫嫣红,每年一度的浴佛节热闹非凡,善男信女云集牛首,金陵百姓倾城出游,踏青朝拜,素有“春牛首”之美誉。明代《牛首山志》记载:“由冬入春,则云日以后便多游客,自试灯至清明,无一日无至牛(首)山者。”更有“金陵多佳山,牛首为最”的说法。牛首山更以“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名列“金陵四十八景”。

佛教文化

重要事件

重要事件
时间事件
1995年牛首山森林公园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
2005年东峰脚下建立国内首个中华虎凤蝶保护基地
2015年10月27日佛顶骨舍利长期供奉于牛首山
2016年12月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2年1月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智慧旅游典型案例

所获荣誉及成果

2015年12月被江苏省旅游局评为江苏省“旅游+互联网”示范单位

2016年2月被江苏省旅游局评为“2015年度全省旅游创新发展优秀项目”

2016年7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确认为“江苏省对台交流基地”

2016年11月被人民网授予“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荣誉称号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景点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宁丹大道18号。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08:30-17:30,检票时间:08:30-16:30,景区入口:东入口、西入口。景交车运营时间:08:30-18:00

门票价格

全价票160元/人,半价票80元/人。

公众号主体介绍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由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曾用名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南京市属国有控股企业,负责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运营管理。公司注册资本293875·21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项宗羽,经营范围涵盖文化旅游项目投资、酒店管理咨询、会务服务及资产管理等。截至2024年,公司总资产达322·44亿元,员工145人,对外投资企业12家,参与招投标项目338次。旗下景区以佛教文化为核心,整合佛顶宫、南唐二陵等资源,形成集宗教、历史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2024年公司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26·88%。

历史沿革

公司前身为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6月更名为现名,注册地址为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阁路8号。

业务运营

景区管理:运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含佛顶宫、佛顶塔、郑和文化园等核心景点,融合佛教文化与历史遗迹。

资产规模:截至2024年,总资产达322·44亿元,拥有商标390个、专利3项、著作权2项。

下属企业:控股南京天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400次。

财务状况

2023年营业总收入6·64亿元,净利润2·88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6·88%至2·11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563·61万元,同比降幅65·97%。

风险与争议

截至2025年,公司涉及司法案件34件,立案信息22条,开庭公告51条,主要涉及健康权纠纷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社会服务

招聘管理:2020年通过公开招聘引入审计员、软件工程师等岗位,流程含资格审查、综合考核等环节。

票务服务:提供景区通票预订,包含文化体验项目,禁止携带明火入内。

文创产品:开发牛守纳福红绳、金丝楠手串等特色商品,融入牛首山文化元素。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