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百科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是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的教辅机构,于1952年独立建馆,其馆藏书刊资源来自于原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以及华中农学院,现有新庄校区馆、淮安校区馆两处馆舍,总面积55000平方米,阅览座位数4700席。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藏文献以林业为特色,是全国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馆藏纸本文献238余万册,中外文纸本期刊11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平台50余个,电子图书近430余万册,电子期刊5余万种。
发展历史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于1952年独立建馆,其馆藏书刊资源来自于原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以及华中农学院。馆舍历经变迁,现有新庄校区馆、淮安校区馆两处馆舍,总面积55000平方米,阅览座位数4700席,周开馆时间99·5小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一所资源丰富、服务完备、空间舒适、技术先进的现代化、智能型、综合性学术图书馆。
馆藏资源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藏文献以林业为特色,是全国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之一。馆藏纸本文献238余万册,中外文纸本期刊11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平台50余个,电子图书近430余万册,电子期刊5余万种。图书馆积极参与calis、jalis和农林系统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馆舍布局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的馆舍布局楼层 | | 用途 | 位置 |
---|
1f | a馆 | 总服务台 | 大厅南侧 |
- | - | 读者服务部 | 8a110/8a111 |
- | 新书阅览区 | 大厅北侧 |
- | 24h自助还书 | 入口处南侧 |
- | 文印室 | 8a102 |
b馆 | 第一报告厅/第二报告厅/第三报告厅 | 8b118/8b116/8b114 |
- | 第四报告厅/第五报告厅/第六报告厅 | 8b112/8b111/8b115 |
- | 贵宾厅 | - |
- | 多功能空间 | - |
- | 资源建设部 | 8b105/8b106 |
2f | a馆 | k 历史、地理 | 北区 |
- | - | h 语言、文字 | 南区 |
- | b馆 | 报告厅 | 8b204 |
- | - | h 语言、文字 | 南区 |
- | - | i 文学 | 南区 |
3f | a馆 |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北区 |
- | - | b 哲学、宗教 | 北区 |
- | c 社会科学总论 | 北区 |
- | e 军事 | 北区 |
- | g 文化、科学 | 西区 |
- | o 数理科与化学 | 南区/南区夹层 |
- |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南区 |
- | q 生物科学 | 南区 |
- | s 农业科学 | 北区夹层 |
b馆 | d 政治、经济 | 西区 |
- | f 经济 | 北区 |
- | j 艺术 | 南区 |
- | 休闲阅览区 | - |
- | 空中花园 | - |
4f | a馆 |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 北区/北区夹层 |
- | - | tb 一般工业技术 | 南区夹层 |
td 矿业工程 | 南区夹层 |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 南区夹层 |
tf 冶金工业 | 南区夹层 |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南区夹层 |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西区 |
tm 电工技术 | 西区/南区 |
tl 原子能技术 | 南区 |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南区 |
tj 武器工业 | 南区 |
th 机械、仪表工业 | 南区 |
b馆 | 读者培训室 | 8b423/8b424 |
- | 南林文库 | 8b414 |
- | 研讨间 | - |
5f | a馆 | z 综合性图书 | 西区 |
- | - |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西区 |
v 航空、航天 | 西区 |
n 自然科学总论 | 西区 |
r 医药、卫生 | 西区 |
u 交通运输 | 西区 |
tu 建筑科学 | 北区 |
tv 水利工程 | 北区 |
tq 化学工业 | 南区 |
ts 轻工业、手工业 | 南区 |
b馆 | 馆长办公室 | 8b517 |
- | 书记办公室 | 8b516 |
- | 副馆长办公室 | 8b515 |
- | 馆办公室 | 8b507 |
- | 信息咨询部 | 8b504/8b505 |
- | 会议室 | 8b525 |
6f | a馆 | 古籍阅览室 | 8a618 |
- | - | 特藏图书阅览室 | 8a619 |
中、外文工具书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 | 北区 |
fao赠书阅览室、英文、日文、俄文阅览 | 北区 |
报刊阅览 | 北区 |
南林学位论文阅览 | 南区 |
期刊阅览 | 西区/南区 |
研讨间 | - |
7f | a馆 | 数字技术部 | 8a710/8a723 |
- | - | 视听室 | - |
影音赏析室 | 8a725 |
网络培训室 | 8a724 |
多功能空间 | 8a702/8a707/8a708 |
研讨间 | |
读者服务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完备。图书馆提供资源发现、馆藏查询、图书借阅、新书展阅、专题书展、文献传递、信息素养教育等文献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开展深度知识服务,提供科技查新、学科服务、情报分析、数字学术等,为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决策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提供丰富多彩的空间服务,拥有创客体验空间、作品展示空间、研讨交流室、学术报告厅、视听室、影音赏析室、录播室等多元化空间。
规章制度
1.电子阅览室是供读者阅览电子文献和上网检索信息的场所。
2.读者上机需持借阅证进行充值,费用从借阅证中扣除。
3.本室电脑均为xp操作系统,上机前需在入口处刷卡,然后自选机器,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即可进入系统。下机需刷卡结账。
4.本室藏有各种计算机软件和欣赏、教学等学习光盘,还有馆藏图书的随书光盘,供广大读者借阅及复制。
公众号主体介绍南京林业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是由南京林业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主管单位为江苏省,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
南京林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林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林学院)、金陵大学林学院为主体,合并成立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新庄、白马和淮安3个校区,总面积10244·15亩,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86万册,电子图书438·7万册;设有23个学院(部),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3个;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203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6万余人。
历史沿革
1902年11月5日,张之洞抵江宁(南京)并在呈递给朝廷的《到两江署任谢恩折》中,尤其强调了培养文武人才的紧迫性。张之洞随即将江南高等学堂改为“宁属师范学堂”,并开始筹办三江师范学堂。1903年1月,张之洞到任后不久,三江师范学堂即进入了选址、征地、择工、估算费用等实际建校阶段。1903年2月5日,张之洞正式奏请创建三江师范学堂。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73个。
南京林业大学院系专业学院 | 专业(方向)名称 | 学制 |
---|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 林学 | 四年 |
智慧林业 | 四年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四年 |
森林保护 | 四年 |
园艺 | 四年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生物技术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林产化工 | 四年 |
生物工程 | 四年 |
生物制药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自动化 | 四年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木结构建筑与材料 | 四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包装工程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 | 四年 |
工商管理 | 四年 |
会计学 | 四年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四年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旅游管理 | 四年 |
金融工程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森林工程 | 四年 |
土木工程 | 四年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程管理 | 四年 |
测绘工程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广告学 | 四年 |
社会工作 | 四年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四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 四年 |
人工智能 | / |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 园林 | 四年 |
风景园林 | 四年 |
城乡规划 | 五年 |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材料化学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日语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四年 |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 四年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公共艺术 | 四年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四年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四年 |
产品设计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 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 四年 |
轻化工程(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 | 四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 | 四年 |
交通工程 | 四年 |
车辆工程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 生态学 | 四年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环境科学 | 四年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法学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四年 |
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五年 |
林学(中外合作办学) | 五年 |
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 |
南京林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 | - |
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育部 | - | -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0余个。建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重点培育智库、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级别 | 科研机构 |
---|
部、省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局生态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 国家林业局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
国家林业局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加工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
南京市林木新品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南京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 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家具家饰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生物质绿色燃料与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实验室 |
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 江苏省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
江苏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 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工程中心 | 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工程中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和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 |
木材及其制品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
部、省挂靠科研、技术监督检测机构 | 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 |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工及制浆造纸咨询培训中心 |
国家林业局江苏森林生态定位站 |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 |
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国家机械工业食品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国家林业局木材工业引进项目培训中心 | 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技术发展中心 |
国家林业局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 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系统控制中心 |
国家林业局南方森林工程开发服务中心 | 国家林业局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心 |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权事务所 |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木犀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心 | 机械工业cad咨询服务中心包装食品机械行业分中心 |
校级科研机构 |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木结构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沿海资源与环境研发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公共自行车服务技术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人造板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干燥技术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古典家具与红木工艺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水运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企业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桂花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化学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社会生态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木制品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现代物流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保护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
南京光机电科技创业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绿色建筑与结构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湿地生态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景观建筑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人类工效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传媒艺术设计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信息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室内设计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开发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测绘工程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 - |
资料来源: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课题29项,国家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审(认)定国家、省部级良种40个,获国家级植物新品种权79个,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62项,授权发明专利2274项。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学校主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清单(部分)获奖类别 | 等级 | 成果名称 | 年度 |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银杏、落羽杉、杨树抗性机理及培育技术 | 2003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基于生态边界层理论的黄淮海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技术 | 2003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 | 2005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南方型杨树(意杨)木材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 | 2005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 | 2006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长江中下游山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 2007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及媒介昆虫防治关键技术 | 2008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 | 2009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竹木复合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应用 | 2012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林木良种细胞工程繁育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2016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新技术 | 2017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林业病虫害防治高效施药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产业化 | 2018 |
研究成果汇总名称 | 个数 |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部、省重点项目 | 800余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14项 |
国家社科基金 | 31项 |
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授权发明专利 | 2000余项 |
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 | 380余项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基本型由两片鲜绿色水杉树叶、深绿色老图书馆造型和表示办学历史起点的“1902”年份三个元素组成的外圆内方图形:校徽标准型为基本型基础上外加深绿色圆环,圆环上下分别镶嵌有英文校名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和中文校名标准字体的圆形标志。
校区情况
新庄校区
新庄校区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南京市区,学校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南京林业大学(新庄)站直达学校大门。同时紧邻南京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交通十分便利,方便师生出行。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
白马校区
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大道5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赵茂程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勇强 |
党委副书记 | 缪子梅 |
副校长 | 李维林、聂永江、尹佟明、张晓琴、赵剑锋、徐信武、唐金辉 |
省纪委监委派驻南京林业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纪委书记 | 黄步军 |
(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党委书记 | 校长 |
---|
朱启銮 | 1952-1954 | 郑万钧 | 1956-1962 |
杨致平 | 1955-1957 | 王心田 | 1962-1968 |
王心田 | 1958-1968 | 李力 | 1973-1979 |
李力 | 1973-1979 | 马大浦 | 1979-1984 |
王心田 | 1979-1981 | 王明庥 | 1984-1993 |
朱济凡 | 1981-1984 | 赵奇僧 | 1993-1997 |
夏承尧 | 1984-1993 | 余世袁 | 1997-2010 |
程志文 | 1993-2000 | 曹福亮 | 2010-2017 |
陈景欢 | 2000-2010 | 王浩 | 2017-2022 |
封超年 | 2010-2017 | 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6月: |
蒋建清 | 2017-2022 |
校园环境
南京林业大学有地球仪、校训石、纪念鼎等标志性建筑。
梁希先生出任首任林垦部部长,成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者,擘画“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雄伟蓝图,美丽中国的征程就此拉开序幕。如今,在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内,梁希广场上,草木繁盛,梁希先生的铜像被笼罩在一片绿意深深中。
校友情况
杰出校友姓名 | 荣誉 |
---|
杜官本 | 曾任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现任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常委、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兼任西南林业大学国家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当选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黄彦翔 | 现任职于大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同时上榜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单和胡润百富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 |
徐凤翔 | 著名高原生态学家,2014年出版自传体著作《高原梦未央》 |
周剑 |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
张浪 | 先后获得当代发明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上海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多项 |
郑志龙 | 现任园林集团第二分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曾荣获2015年度上海建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度园林集团“能工巧匠”、2017年度园林集团“绿色先锋”、2020年度上海市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第三十二届上海建工集团“十大杰出青年——期望奖”等荣誉称号 |
徐怡 | 曾荣立全军个人三等功一次,受嘉奖五次;主持和参与20余科研项目,共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一项;有国家、国防专利10项,发表了论文十余篇。2015年徐怡升任研究室副主任,是该所58年来唯一女副主任 |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时间 | 名称 |
---|
2022年 | “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2021年 | 获评2020年度“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
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
2019年 | 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3年 | “2012年度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 |
“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
“2011-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
2012年 | “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
2011年 | “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在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获奖100强排行中位列第42位 |
获评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
注:名单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