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图书馆百科
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成立于1970年1月,现馆址位于四眼井胡同6号,2012年11月正式启用,占地面积8242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馆藏图书107万余册,持证读者4·8万余人,年均接待读者约20万人次。图书馆设有办证咨询处、少儿借阅室、老年阅览室、康复阅览室、外借一库(含文学类图书、自然科学类图书借阅以及图书预约、通借通还)、外借二库(含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电子阅览室、期刊借阅室、自习室、志愿者之家、法律咨询中心、地方文献中心等26个公益性对外服务窗口,并长期开展线上线下读者活动。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其业务范围包括图书借阅、知识培训、文化推广等,致力于促进区域文旅融合发展。
历史沿革
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县级图书馆,2012年11月迁至现址四眼井胡同6号并启用新馆。2023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5月底,馆藏图书83万余册,电子文献3万余种。数字资源储存容量约40tb,涵盖报刊文献621种。
服务窗口与设施
图书馆设有办证咨询处、少儿借阅室、老年阅览室、康复阅览室、外借一库(含文学类图书、自然科学类图书借阅以及图书预约、通借通还)、外借二库(含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电子阅览室、期刊借阅室、自习室、志愿者之家、法律咨询中心、地方文献中心等26个公益性服务窗口。另设志愿者之家、法律咨询中心等特色功能区,并配备无障碍设施,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读者服务
借阅服务:持证读者超4万人(截至2019年5月底),年均接待读者约16万人次。
活动开展:2021年举办线下读者活动72场、线上活动27场,参与人次达35万。
分馆建设:全年配送图书45次,配合21家镇街级分馆完成图书流转38次。
社会职能
图书馆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推进“书香景区”“书香民宿”建设,开展“十百千”诵读工程,打造多元生态阅读空间。同时作为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承担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职能。
管理运营
隶属于北京市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局,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2024年开展基层图书购置项目招标,并曾对外投资密云县图书馆君再来酒家(已吊销)。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密云区图书馆是由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成立于1970年1月,现馆址位于四眼井胡同6号,2012年11月正式启用,占地面积8242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馆藏图书107万余册,持证读者4·8万余人,年均接待读者约20万人次。图书馆设有办证咨询处、少儿借阅室、老年阅览室、康复阅览室、外借一库(含文学类图书、自然科学类图书借阅以及图书预约、通借通还)、外借二库(含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电子阅览室、期刊借阅室、自习室、志愿者之家、法律咨询中心、地方文献中心等26个公益性对外服务窗口,并长期开展线上线下读者活动。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其业务范围包括图书借阅、知识培训、文化推广等,致力于促进区域文旅融合发展。
历史沿革
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县级图书馆,2012年11月迁至现址四眼井胡同6号并启用新馆。2023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5月底,馆藏图书83万余册,电子文献3万余种。数字资源储存容量约40tb,涵盖报刊文献621种。
服务窗口与设施
图书馆设有办证咨询处、少儿借阅室、老年阅览室、康复阅览室、外借一库(含文学类图书、自然科学类图书借阅以及图书预约、通借通还)、外借二库(含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电子阅览室、期刊借阅室、自习室、志愿者之家、法律咨询中心、地方文献中心等26个公益性服务窗口。另设志愿者之家、法律咨询中心等特色功能区,并配备无障碍设施,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读者服务
借阅服务:持证读者超4万人(截至2019年5月底),年均接待读者约16万人次。
活动开展:2021年举办线下读者活动72场、线上活动27场,参与人次达35万。
分馆建设:全年配送图书45次,配合21家镇街级分馆完成图书流转38次。
社会职能
图书馆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推进“书香景区”“书香民宿”建设,开展“十百千”诵读工程,打造多元生态阅读空间。同时作为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承担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职能。
管理运营
隶属于北京市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局,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2024年开展基层图书购置项目招标,并曾对外投资密云县图书馆君再来酒家(已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