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金谷百科
马庙金谷,山东省金乡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乡县境内属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夏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与热同期,风与寒双至,典型的中国北方气候。降水较为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马庙金谷米色金黄,性粘味香,米质优异,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脂肪均高于大米、面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而比例协调。维生素的含量亦较丰富,而粗纤维的含量又是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的。马庙金谷享有“御米”美誉。
2011年0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马庙金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外在特点
马庙金谷米粒浑圆,色泽金黄,质粘味香,营养丰富,储存数年米质不变。米汤粘凝透亮,米粒悬浮、清香甘甜。
内在品质
马庙金谷脂肪含量≥4·98%,蛋白质含量≥10·82%,粗淀粉含量≥74·95%,赖氨酸≥0·25%,并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为各种谷类所少见。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山东省金乡县境内地处平原,其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是分不开的。马庙金谷产地马庙镇马庙村马坡一带的土壤为沙性土,土层深厚,土质为黄壤、质地较肥沃,椐测定有机质含量1·32%,全氮0·075%,全磷0·082%,碱解氮67毫克/千克,速效磷24毫克/千克,速效钾93毫克/千克,土壤代换量18·2毫克/100克,非常适合小米生长。
水文情况
金乡县境内水利条件优越,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无污染,完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气候情况
…更多「产地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历史渊源
马庙金谷是金乡县马庙镇的传统特产,生产历史悠久,据《金乡县志》记载,金谷又名齐头占金谷,仅产于金乡县马庙镇的马坡,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米之一。
清代,马庙金谷被列为贡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和礼部尚书庶子张玉书南巡私访,有一天住在金乡城西赵河边的大吴庄军马场,就喝到用当地小米、绿豆做成的稀饭,的确香甜可口,大加赞赏,称为”奇米”。金谷受到皇封。此后每年秋后都要挑选上等当地米送往京城,从此声名大作。
生产情况
2011年,马庙金谷总生产面积1365公顷,年总产量7200吨。
产品荣誉
1996年,马庙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金谷之乡”。
2011年0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马庙金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马庙金谷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东至贾楼村,西至周沙窝村,北至杨庙村、南至小程楼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5′—116°22′,北纬35°05′—35°09′,主要涉及金乡县马庙镇所辖行政区域内的20个行政村。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谷子生长耐贫瘠,一般不需要大肥、大水。马庙金谷的产地宜选择鲁西南平原。马庙金谷其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是分不开的。马庙金谷产地马庙镇马庙村马坡一带的土壤为沙性土,土层深厚,土质为沙壤,质地较肥沃,加之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谷子的生长和发育,所以,是形成马庙金谷优良品质理想的条件。
公众号主体介绍金乡圣丰谷源米业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马坡金谷是由金乡圣丰谷源米业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金乡圣丰谷源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25日,总部位于金乡县马庙镇金西产业园。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整合产业链,形成集贡米种植、科研开发、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主营产品涵盖小米初加工及皮棉购销等农副产品贸易,并拓展小米粥、小米煎饼等深加工食品。公司注册"马坡金谷""金乡小米"双商标,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获得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等荣誉。作为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入选2023年度济宁市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
发展历程
企业前身为传统小米加工作坊,2007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注册"马坡金谷"商标。2019年扩展经营范围至食品深加工领域,2023年成为济宁市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
产业模式
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三产融合模式,覆盖谷种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收购全流程。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实施富硒小米轮作种植技术,通过发明专利提升硒含量至318μg/kg。
产品体系
深加工食品:七日粥、黄金粥等即食粥品,小米锅巴、小米粉等休闲食品
质量认证
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23年小米黄金粥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知识产权
持有发明专利1项(富硒小米种植方法),注册商标36项。"马坡金谷"商标专用权期限至2030年3月6日。
社会效益
通过订单农业带动36户贫困家庭增收,提供100余个农民工就业岗位。
合规记录
2023年通过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验收,需履行行业保护能力培育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