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甘肃兰州市
公众号ID:lzpcc1956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主体: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是中国甘肃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lanzhou petrochemical university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石化大学”(lzpuvt),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国十大最具特色职业院校”、“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职业院校”、“首批‘1+x’试点院校”、“全国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甘肃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甘肃“双一流”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56年的原石油部兰州石油学校和化工部兰州化工学校以及兰炼职工大学、兰化职工大学。1999年转制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5月,整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办学资源,组建成立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西固东校区、西固西校区、新区校区和白银校区四个校区,总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22亿元;设16个学院(教学部);有全日制在册学生26830名,有在编教职工1235人,专任教师1062人。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1956年,随着兰州炼油化工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创建,石油部和重工业部分别创立了兰州石油学校、兰州化工学校,并依托两校分别举办兰炼职工大学、兰化职工大学。

1983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接管兰州石油学校、兰州化工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16个学院(教学部)。
学院专业
院系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印刷出版工程学院-印刷媒体技术、印刷设备应用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艺术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国际教育学院-应用英语(涉外工程)、商务英语、旅游英语
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空中乘务、康众现代学徒制班
国际商务学院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
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信息安全与管理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现代测控技术(电器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
机械工程学院现代测控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化工装备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油气储运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应用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有机化工)、煤炭清洁利用工程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有机化工)、应用化工技术(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技术
石油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石油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工业分析技术(油品分析)、水污染监测与治理、材料工程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235人,专任教师106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2%,博士8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4%。有“万人计划”名师1名,技能大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黄炎培杰出校长2人、杰出教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
类别名单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化工与制药技术领域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团队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张恒珍技能大师工作室
教育部课程思政名师郑晓明
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贾如磊
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分析检验教学团队、应用化工技术教学团队
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煤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甘肃省创新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石油化工绿色生产
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冯文成、王焕梅、侯侠等
甘肃省级教学团队
年份项目名称
2009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团队
2011年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012年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2013年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014年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团队
高聚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
应用化工技术(无机化工方向)教学团队
焊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015年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团队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2016年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017年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各类技术服务创新平台14个。
类别名称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石油化工过程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甘肃省级技术服务创新平台土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石油化工过程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应用化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

科研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为“石化”一词中"石"字的变体。变形后的释义为:左上部分为石化塔林火焰,象征着蒸蒸日上;右下部分为液体原料输送管道或储罐的截面;中间斜线条意为黄河,象征着学校地处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一兰州,另意为学校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外圆意为团结和谐,1956为建校时间。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西固东校区

校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山丹街1号,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等。

西固西校区

校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山丹街1539号,设有石油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工程学院等。

兰州新区校区

校区位于兰州新区贺兰山大道北段1169号。

白银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徐宏伟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常锋
党委副书记余学军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徐尚锋
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宏、程小红、谢智星、刘兴勤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学校名称职务姓名及任期
兰州石油学校(兰炼职工大学)校长,党总支书记荆治平,1956—1960
党委书记,校长燕志诚,1960—1963
党委书记,校长李杰,1964—1975
革委会主任刘国才,1975—1976
校长陈恩海,1976—1984
党委书记张弟波,1977—1983
校长刘肇中,1984—1985
党委书记吕正成,1984—1985
校长矍锡松,1985—1994
党委书记刘品玲,1985—1988
党委书记,校长邹宗杰,1988—1997
党委书记宋宪文,1994—1997
兰州化工学校(兰化职工大学)代理校长,党总支书汜徐州,1951—1961
党支部书记孙丰学,1956—1959
党支部书记贺修之,1959—1962
校长许云程,1959—1962
革委会主任,校长孙义昌,1968—1983
党总支书记杨文志,1966—7968
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焦钳福,1971—1972
革委会主任冏笃彦,1972—1975
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陈鸿璠,1975—1976
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幺喜魁,1976—1977
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白玉珊,1977—1981
党委书记陈实,1983—1985
校长昊延秦,1983—1991
党委书记邓炳钧,1985—1988
校长张德立,1991—1994
党委书记张自制,1989—1991
党委书记,校长王永统,1991—1997
党委书记康茂华,1994—1997
兰州炼油厂职工学校校长路易・艾黎,1969—1977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邹宗杰,1999—2001
院长王永统,1999—2001
党委书记赵菊芳,2001—2007
院长张方明,2001—2016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高溥,—2021
校长陈正武,2021—

校友情况

王进喜张恒珍丁枚李浩放刘华新刘守德罗力马自勤
齐亚平任建新宋贤钧严生吴文清许立甲马学增谢道雄

所获荣誉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思政工作50强
全国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首批‘1+x’试点院校全国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甘肃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