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江河公众号

绿色江河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四川
公众号ID:greenriverngo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绿色江河”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绿色江河”以推动和组织江河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进中国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争取实现该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开发/运营主体: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

关于主体:绿色江河是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的简称。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绿色江河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绿色江河百科

“绿色江河”是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的简称,是经四川省环保局批准,在四川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的中国民间环保社团。

“绿色江河”以推动和组织江河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进中国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争取实现该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绿色江河“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国内外环保团体等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系列环境科学考察;建立长江源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出版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出版物及美术、音像作品;开展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及国际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学术交流。

促进会秘书长谭作人。

名称来历

在西方人眼中,好水是蓝色的,如“蓝色的多瑙河”、“蓝色的海洋”;而在中国人眼中,好水是绿色的,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绿水青山”。实际上,纯洁的水是没有颜色的,西方人眼中的蓝色是澄明天空的反射,中国人眼中的绿色是周围植被的映照。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正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绿色江河”的名字就是这样孕育、诞生的。

完成项目

长江源生态环境状况专题考察(1996年)

中国首次组织科学家和记者,对长江源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专题考察,第一次全面报道长江源的生态环境问题,启动了中国民间长江源和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建设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1997年-2000年)

通过杨欣所著的《长江魂》、《长江源》两本图书义卖筹集资金,经过40多名志愿者4年的艰苦努力,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建立并建设了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创始人

创始人兼会长介绍:

杨欣,1963年生,绿色江河会长。1984年开始从事长江上游的考察、摄影、探险。其中20多次进入长江源头地区,发现了长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1995年创建绿色江河民间环保组织,启动了保护长江源的系列项目,并通过义卖自己所著《长江魂》一书筹款,完全依靠志愿者的力量,在可可西里建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这是长江源头也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以保护站作为基地,杨欣带领志愿者在长江源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等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并向政府部门提出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并为政府所采纳,使长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藏羚羊的命运得到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招募志愿者

绿色江河长期招募草根志愿者

上世纪90年代,可可西里,每年数万只藏羚羊被盗杀。那年,绿色江河义卖《长江魂》一书筹款,招募志愿者,在可可西里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14年来,绿色江河围绕“藏羚羊保护”、“青藏铁路环境保护”、“长江源生态保护”等,开展了系列项目,推动了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的进程,树立了藏羚羊保护的里程碑。

秘书长

谭作人

公众号主体介绍绿色江河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绿色江河是由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绿色江河)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绿色江河”是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的简称,是经四川省环保局批准,在四川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的中国民间环保社团。

“绿色江河”以推动和组织江河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进中国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争取实现该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绿色江河“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国内外环保团体等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系列环境科学考察;建立长江源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出版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出版物及美术、音像作品;开展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及国际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学术交流。

促进会秘书长谭作人。

名称来历

在西方人眼中,好水是蓝色的,如“蓝色的多瑙河”、“蓝色的海洋”;而在中国人眼中,好水是绿色的,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绿水青山”。实际上,纯洁的水是没有颜色的,西方人眼中的蓝色是澄明天空的反射,中国人眼中的绿色是周围植被的映照。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正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绿色江河”的名字就是这样孕育、诞生的。

完成项目

长江源生态环境状况专题考察(1996年)

中国首次组织科学家和记者,对长江源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专题考察,第一次全面报道长江源的生态环境问题,启动了中国民间长江源和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建设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1997年-2000年)

通过杨欣所著的《长江魂》、《长江源》两本图书义卖筹集资金,经过40多名志愿者4年的艰苦努力,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建立并建设了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创始人

创始人兼会长介绍:

杨欣,1963年生,绿色江河会长。1984年开始从事长江上游的考察、摄影、探险。其中20多次进入长江源头地区,发现了长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1995年创建绿色江河民间环保组织,启动了保护长江源的系列项目,并通过义卖自己所著《长江魂》一书筹款,完全依靠志愿者的力量,在可可西里建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这是长江源头也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以保护站作为基地,杨欣带领志愿者在长江源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等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并向政府部门提出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并为政府所采纳,使长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藏羚羊的命运得到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招募志愿者

绿色江河长期招募草根志愿者

上世纪90年代,可可西里,每年数万只藏羚羊被盗杀。那年,绿色江河义卖《长江魂》一书筹款,招募志愿者,在可可西里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14年来,绿色江河围绕“藏羚羊保护”、“青藏铁路环境保护”、“长江源生态保护”等,开展了系列项目,推动了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的进程,树立了藏羚羊保护的里程碑。

秘书长

谭作人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