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兰州大学图书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兰州大学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

历史沿革

甘肃官立法政学堂

1908年11月8日,甘肃法政馆呈清甘肃省当局将法政馆改为甘肃法政学堂,呈报清政府学部备案。

1909年2月5日,清政府学部同意将甘肃法政馆改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性质为高等学堂。7月,学堂移至兰州城内西大街,为兰州大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址。

1910年8月,招收法政别科一班,肄业期限规定为二年。

1912年2月24日,因陕西革命军发动起义,甘肃法政学堂暂时停办。

甘肃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6月,法政学堂结束以后,蔡大愚筹划改组法政学堂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定于兰州西关萃英门旧举院内。6月18日,甘肃法政专门学校贴出招生广告,公布招收政治、经济预科各一班,另招法律别科生一班。7月,法政专门学校启用“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关防”。10月17日,经教育司批准,法政专门学校将校址迁入省城西关原清朝贡院内原农业、矿物学堂的校舍,并接收了全部校产。后来又批准巡警学堂校舍归属法专,为兰州大学校址的第五次变迁。

1915年9月,经教育科调查,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办理情形与部令符合,准于正式承认甘肃法专办学合格。1916年9月,法政专门学校法政别科37人毕业,计学制3年。

1917年1月13日,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等全国七所法政学校得到司法部认可。

1918年,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在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就展览会上获评乙等。

1919年,改变统计年度计算时间,由春季开始改为从本年暑假后始,至次年暑假前止。

1921年10月,法政专门学校创办《法政周刊》。

1923年3月,法政专门学校增设经济科,招收首届经济预科生一班28人,年底毕业考试,25人升入本科。1925年7月15日,奉冯玉祥令,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批准将甘肃省立五族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中山学院。从1913年到1927年,共毕业学生275人。

兰州中山大学

1927年,甘肃省政府计划将法政专门学校改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28年2月29日,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与甘肃中山学院合并改称“兰州中山大学”。

1928年春天,兰州中山大学正式成立,学校暂设教育学院、文史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和国文、艺术、农业三个专修科,并附设高中、小学部,原法政专门学校教职员工全部转到中山大学任职。

1929年初,省教育厅又将兰州中山大学更名为甘肃大学。

1932年又命名为省立甘肃学院,设有图书馆、实验室、出版社,分设文学、法律、教育三系,附设政治、艺术两专科以及高级中学一所。当时,学校有教师38人,三个系、两个专科和一所中学,共有学生186人。

1944年3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改为“国立甘肃学院”。

兰州大学

1946年~1977年

1946年8月1日,根据国民党中央政府行政院决议成国立兰州大学,并将萃英门内全部地基划归学校,共239亩。国立兰州大学成立之初,将甘肃学院改为法学院,将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改为医学院,创办文理学院,又设立兽医学院,至此,兰州大学成立之初就具有四个学院十二系的规模。

1947年院系调整,兽医学院独立,文理学院分设,这样就成为文、理、法、医四个学院。

兰州解放后,兰州大学被军管会接管,随即对兰州大学进行第一次院系调整,把法律、政治二系并入经济系,边疆语文系改为少数民族语文系,理学院增设化工、水利二系。1950年4月,将原国立西北农业技术专科学校的农田水利科并入水利系,把农艺、森林、牧草、农业经济等科并入经济系,同年秋又把化工系调给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并入西北农学院。

1952年再次调整,先后开办理化、数学两个师范专修科和生物、矿物化验两个普通专修科,把动物、植物两系合并为生物系,俄文系并入西北俄语学院,英文系并入西北大学,少数民族语文系并入西北民族学院。

1954年银行会计系并入经济系。医学院独立为兰州医学院,学院体制取消,学校改成了校、系、专业三级管理体制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同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

1955年8月由萃英门原址迁入天水路新建校园。

1958年9月,将经济系并入甘肃财经学院,筹建了现代物理系。次年又将中文系并入兰州艺术学院,历史系并入甘肃师范大学历史系。至此学校成为拥有6个系12个专业的理科大学。

1962年,中文、历史、经济三系又陆续迁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教学、科研及招生都处于停止状态,直到1970年后开始试招生,并先后增设了外语、哲学两系。

1978年~1999年

1978年以后,兰州大学相继成立了有机化学、原子核物理、历史三个研究所,理论物理等15个研究室。该校25个学科有权授予硕士学位,6个学科有权授予博士学位。

20世纪80年代末,学校有教师1110人,学生4425人,其中博士、硕士在读生222人,每年向国家输送一千余名合格人才。有5项研究获全国自然科学与技术发明奖,有25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0余项获省、部、委级成果奖。定期出版《兰州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西北人口》《西北史地》《敦煌学刊》《兰州大学》等刊物。校园面积683亩,校舍建筑面积19万多平方米。学校有图书120万余册,教学科研设备比较齐全,有109个实验室,2·2万多台实验设备。

1996年,兰州大学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预审,成为国家在21世纪“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0年以后

2001年,兰州大学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

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校园面积3000亩,有8个校区4个直属医院。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通信网络中心、计算中心、医学实验中心等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藏书240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40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全校有在职教职工5587人,专任教师1610人,其中教授347人,副教授755人,两院院士8人。在校学生有本科生19756人,研究生6912人(其中博士生1258人)。

截至2006年,兰州大学有28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139个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有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4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有化学、物理学、力学、生物学、数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涵盖力学、工学、农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一个学科。

2007年,兰州大学成为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

2008年1月,兰州大学被认定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高等学校。

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百年校庆庆典。2010年,兰州大学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同年,成为自行审核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学位授予单位及自行审核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单位。

2012年11月9日,兰州大学入选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名单。11月23日,首批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名单。

2014年9月,兰州大学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设计专业为草业科学。

2017年9月13日,兰州大学加入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月20日,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12月,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3月,兰州大学首批入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7月,兰州大学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联合共建高校。

2019年1月,兰州大学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单位名单。4月,学校成立兰州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挂靠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5月,学校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成为全国31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9月,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议在西安召开,兰州大学成为联席会理事单位。

2020年1月,兰州大学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3月,兰州大学入选首批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名单。截至2020年4月,兰州大学共有榆中、城关两个校区,有在校本科生20030人、硕士研究生11285人、博士研究生3200余人,教学科研人员2250人。

2021年11月,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名单。

2023年7月,兰州大学入选“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院校。

2024年6月12日,兰州大学与甘肃省侨联共建的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成立。6月30日,兰州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成立。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兰州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型大学签署的《中国兰州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型大学中哈智慧农业中心的共建协议》由两国教育部部长进行了交换。

2024年9月23日,兰州大学全景教学空间揭牌。11月,兰州大学-领先级华为ict学院在榆中校区揭牌。11月28日,中金岭南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27日,兰州大学、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共建甘肃省人民医院合作协议签约暨兰州大学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揭牌仪式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举行。

2025年3月4日,兰州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月8日,兰州大学妇女联合会成立。3月18日,兰州大学与省地矿局测绘院举行共建研学实践教育与实习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2025年4月18日,武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高雁率队赴兰州大学开展校际合作交流,两校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签署“思政+音乐”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大思政育人体系共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区域文旅服务融合等议题开展交流座谈。6月7日,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