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百科
阑夕是汉语词语,拼音为lán xī(注音:ㄌㄢˊ ㄒㄧ),繁体写作"闌夕",核心释义为"夜将尽"。该词最早见于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杨》中"始奏《延露曲》,继以阑夕语"的诗句。词语由"阑"(残尽)与"夕"(黄昏)两个汉字构成,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具有独立义项,常见于文学创作与古典文献中。
词语释义
"阑夕"属规范汉语词汇,概念聚焦时间维度,特指深夜将尽、黎明将至的时间节点。该词通过"阑"字强调时间流逝的终末状态,与"夕"字所指的黄昏时段形成时间链上的延续关系,整体构成对夜间后半段的精确描述。
文献出处
词语最早见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组诗作品《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杨》。原句"继以阑夕语"描绘了文人雅士延续至深夜的交谈场景,通过"阑夕"强化了时间跨度与文化意象。此诗句作为该词现存最早文献记载,确立了其在汉语词汇体系中的经典地位。
单字解析
阑:表"残尽"之意,在时间语境中专指时段末尾。该字常见于"夜阑""岁阑"等复合词中
夕:本义指日暮时分,后延伸为整个夜间时段。作为构词语素时多表时间概念,如"除夕""今夕"等
组词示例
在汉语构词体系中,"阑"字可组成"阑夕"等词语,而"夕"字常见于"夕阳西下""朝不保夕"等表达。"阑夕"作为独立词语,较少参与新词构造,主要保留其原初时间指代功能。
引用诗句解析
谢灵运原句"始奏《延露曲》,继以阑夕语"中,《延露曲》为古代乐曲名,与"阑夕"形成艺术活动的时间对照。诗句通过音乐演奏与夜将尽的场景并置,既展现了魏晋文人雅集的文化风貌,也为"阑夕"注入了特定的文学意象。此用法影响了后世诗词创作中对夜将尽时段的艺术化表达。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逐鹿畅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阑夕是由北京逐鹿畅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逐鹿畅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06日在海淀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兰希,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