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学校下设9个教学部门,开设59个专科专业,涵盖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生物与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公共管理与服务、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12个专业大类。院系 | 专业 |
---|---|
人文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早期教育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统计与会计核算、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物业管理 |
计算机信息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广告艺术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交通运输学院 | 现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电气学院 | 智能控制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冶金化工学院 |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矿山智能开采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材料工程技术、金属智能加工技术 |
机械学院 |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焊接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通识与素质教育学院 | - |
资料来源:备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师共707人,专任教师457人。副高级及以上共18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0·05%,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共186人,占全校教职工的40·7%。2024年申报“首席技师”1人,招募银龄教师2人,产业导师1人;2名教师入选“云南省第二届教育督导评估专家”,3位教师获评云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德技双馨之星”;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10人,其中“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4人,首席技师2人,云南省级技术创新人才2人,云南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云南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4个云南省级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类别 | 名单 |
---|---|
云南省教学名师 | 黄静等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1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云南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2个,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建设专业8个,云南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3个,云南省级特色专业3个,云南省级骨干专业7个;2023-2024学年,学校1门课程获评云南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线下课程),2门入选云南省第二批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在线精品课程;有校内实训室103个,校外实训基地84个。
类别 | 名称 |
---|---|
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 物流管理专业群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 | 智能焊接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 | 钢铁冶金综合实训基地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建筑钢结构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物流管理 |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物流管理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钢铁冶金生产性实训基地 |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冶金机械电气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云南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群 |
云南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 |
云南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冶金技术专业钢铁冶金产品研发与工艺控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
云南省级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统计与会计核算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 |
云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冶金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等 |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 机电设备技术等 |
云南省级骨干专业 | 机电设备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建筑钢结构技术、黑色冶金技术等 |
云南省第二批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在线精品课程 | 网页设计与制作、商务数据分析 |
云南省级精品课程 | 炼钢生产技术、炼铁生产技术、连铸生产技术、炼焦生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plc控制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等 |
云南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 昆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 |
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冶金技术专业因创新“校企一体、工学融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等 |
云南省级虚拟实训中心建设项目 | 冶金仿真虚拟实训中心等 |
云南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 钢铁冶金生产性实训基地等 |
云南省级公共实习实训基地 | 昆钢公共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
教学成果
2024年,学校组织学生参与2024年云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省级金奖一项,铜奖六项,优秀奖八项;参加2024年学创杯省级选拔赛,获三等奖一项;参加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奖一项;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4项、金砖国家国内决赛奖项1项、省级奖项4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金奖)1项、二等奖(银奖)2项、三等奖(铜奖)2项,省级一等奖(金奖)7项、二等奖(银奖)13项、三等奖(铜奖)23项、优胜奖4项;学生通识与素质能力比赛获省奖33项,其中,一等奖(金奖)3项、二等奖(银奖)7项、三等奖(铜奖)13项、优秀奖10项;1本教材通过省级”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复核,2本教材获得省级“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培育。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三区四化六融合”国企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四双”现代学徒制云南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 |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共建物流高水平技术技能平台——“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 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 |
冶金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工学融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 2015年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23个专业、19家单位,牵头成立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学校作为首批院校加入中国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加入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与南亚、东南亚沿线国家30余家学校和企业建立了实质性交流,并签订了4项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德诺浩德国f+u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承担了老挝智能物流技术专业(ivet3和ivet4)和冶金、矿业及加工技术员(ivet-4)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获老挝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授予的“老挝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称号。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