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酒泉市文化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酒泉市文化馆是由酒泉市文化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酒泉市文化馆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承担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艺术普及和非遗保护等职能。2024年共举办文艺演出、戏曲展演等文化活动922场次,参与人次达110万,培育出"百姓周末剧场""肃园之夏·百姓大舞台"等品牌项目。该馆全年创作《沙枣花儿香》《婆娑》等89部原创作品,其中18部获省级奖项,合唱《千年之约》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展演。在2024年甘肃省群众戏曲线上大赛中,承担技术平台支持、线下展演组织及奖项发放等核心职能。
组织架构
设有办公室、业务辅导部、数字化部等5个职能部门,附设非遗保护中心。业务涵盖音乐、舞蹈、美术等十大艺术门类,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活动
2024年举办"百姓周末剧场"121场、"肃园之夏·百姓大舞台"58场,年均开展社区文艺汇演、主题展览等惠民活动超900场次。承办2024年甘肃省群众戏曲线上大赛期间,通过专属小程序完成全省2000余件参赛作品审核,组织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展演活动。
文艺创作
2024年原创音乐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获甘肃省第七届群星艺术节合唱类一等奖,舞蹈《婆娑》获舞蹈类二等奖。同年选送的《光荣的火焰蓝》《秋瑾》等6部作品在"网聚职工正能量"主题活动中获奖。聚焦敦煌文化元素创编的《仰望千年》《如梦敦煌》等作品,通过'文化七进'惠民演出覆盖观众超万人次。
艺术普及
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培训体系,2024年开展藏族锅庄舞进校园、声乐基础班等公益培训500次。运营《文化酒泉》刊物累计编发150余篇原创作品,培育群众文艺团队创作《红色银达话丰年》等基层文艺作品。
非遗保护
作为市级非遗保护责任单位,协同开展夜光杯雕等传统技艺的传承工作。通过公共文化长廊常态化展示非遗项目,在文创馆开发具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
基础设施
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设置多功能厅、美术书法展厅等专业场所,配备数字文化体验设备。建有全省首个文化馆系统数字化展示平台,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线上直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