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有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河湾处聚居,始称“云湾”。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巨族,后改称江湾。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江湾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地处婺源县东北部,距婺源县城28公里,距风景名胜区黄山96公里。江湾景区气候特点
江湾景区所在的婺源县地处中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区的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2019年,县境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夏秋干旱明显,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偏多。
主要景点
江湾牌楼
江湾牌楼运用浮雕和镂空雕的工艺,刻有“麒麟嬉逐”“虎豹呈“鹿鹤同春”“五狮戏珠”等传统图案,都有吉祥多福的含义这两侧的“文臣武相”和“八仙过海”图,据说是希望萧江后代能读书做官,出将入相,要不,就像八仙那样,各显神通。萧江宗祠
萧江宗祠,又叫“永思堂”,最早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是由族人江一麟主持并出资的,后在太平天国时毁于战火;民国十三年(1924年),族人江谦和江知源两位共同出资,花了三年时间重建,但在文革时期它却被拆了;现在看到的是2002年按原来的格局建的萧江宗祠。宗祠的门楼。那飞檐翘角像不像鸟展开的翅膀,这种在建筑学上称为“翼角”的造型,因为像是5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所以叫做“五凤楼”。五凤楼原本是皇家建筑专用的格式,可到了明清时期,却被徽州人悄悄地用在祠堂门楼的建造上了。当然,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气派,也寄寓了“吉地有凤翔”的美好愿望。五凤楼和两侧的水磨青砖八字门墙,集中展现了婺源的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十分精湛。门楼上枋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八字墙上的四幅砖雕,是三结义、文天祥、包龙图和杨家将等家喻户晓的人物故事。可以说,宗祠里所有的雕刻,内容基本上是祈望宗族繁盛兴旺发达,宣扬敦亲睦族、忠孝节义等传统思想的。
鼓吹堂
鼓吹堂是江湾景区内“传统民俗演艺”的固定场所,也是江湾婚俗嫁娶的礼堂。景区从菜品菜肴的特色、装饰风格的设计led屏等多媒体智慧化的应用、全景vr及文艺演出互动都做出了精心的打造与安排,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绎,让游客了解婺源江湾的人文风俗。梨子巷
江湾梨子巷是一条多元化业态形式的徽派仿古怀旧型老街。因婺源四大特色产品“红、绿、黑、白”中的“白”(江湾雪梨)而得名。整条梨子巷每间店铺各个不同,可谓“一店、一品、一景”,店铺风格则以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形式进行布置与展示。业态主要分为四大功能区:非遗产品区、美食体验区餐饮娱乐区、特色民宿区。非遗展示馆
江湾非遗馆的展览主题为“活着的记忆”有国家级6项、省级7项、市级 4项、县级17项。展馆共有9个展厅,展示项目分别是: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婺源三雕、婺源雌舞、婺源灯彩、婺源抬阁和豆腐架、婺源小吃、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等,非遗主题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可领略婺源非遗文化灿烂的历史与其独特永恒的魅力。民俗博物馆
婺源古代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繁荣,崇文善美,讲究品质的理念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给这里的乡风民俗、吃穿住用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婺源民俗博物馆正是从这样一个视角,收集了近万件当地的民俗藏品,内容之丰富,有如打开一卷古徽州婺源人的生活图景,可以更加贴近地感知个中的那份儒雅精致和岁月风情。自创办以来,先后获得中央电视台,多个省台及各类媒体宣传报道,且被誉为古徽州民俗文化的缩影。滕家老屋
…更多「主要景点」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主要活动
2017年11月11日,2017·中国首届婺源皇菊茶文化节暨第四届晓起皇菊文化节在江湾景区开幕。
美食小吃
…更多「文化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2005年1月,江湾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确认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1月,江湾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20年,江湾景区获评江西省第三批低碳旅游示范景区。
管理单位
婺源乡村文旅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是在政府倡导下,各企业自愿组合组建的旅游公司实体。目前公司主营景区开发、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酒店、旅行社、旅游汽车、旅游购物、文化娱乐及导游服务等。公司旗下现有国家5a景级 - 江湾,及灵岩洞、文公山、李坑、晓起、江岭、汪口、思溪延村、百柱宗祠等多个国家4a级旅游区和精品风景区,涵盖婺源古建古村、田园风光和山水旅游资源的精华。
旅游信息
门票
门票价格:55元/人。交通
公共交通:出婺源站步行至婺源站站前公交站—520路/521路/2路—浅水湾站—换成中巴前往。
路线
游客中心-莲花池-萧江宗祠-三省堂-乡贤园-江湾中心小学敦崇堂-江湾人家-中宪第客厅-江一麟纪念馆-七星园-鼓吹堂-百年邮局-滕家巷-商贸城
…更多「旅游信息」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