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
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阊门3·5千米。虎丘之名,源于春秋时的吴王阖闾。他在此修城建都,死后亦葬于此处,传说葬后三日,墓地有“白虎蹲其上”,因而得名,距今2500年历史。
历史沿革
远古时代时期
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虎丘曾有过望海楼、海泉亭、海宴亭等胜景。春秋至南北朝时期
春秋时期,虎丘是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东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后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遗体葬在这里。据说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虎丘由帝王陵寝成为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始于六朝。东晋时,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各自在山中营建别墅,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双双舍宅为虎丘山寺,仍分两处,称东寺、西寺,刘宋高僧竺道生从北方来此讲经弘法,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佳话和生公讲台、千人坐、点头石、白莲池等古迹。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隋仁寿年间(601年一604年)下诏各州郡建造舍利塔,并由“有司造样送往当州”,也就是附发了塔的样式,以便统一规制。虎丘历史上便有了第二座塔,位于山顶东晋王琴台故址,据古建筑专家刘敦桢考证,它只是一座方形的木塔,早已无有,非现存的以砖结构为主的八角形塔。唐宋时期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所在的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之间。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地质地貌
虎丘山海拔34·3米,面积0·19平方千米。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千人石、试剑石、剑池等山石为流纹岩。虎丘山往东、北、西三个方向的整个平原地区第四系冲积层之下都分布着侏罗系火山岩。气候特点
…更多「地理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景区布局
景区内古真娘墓位于虎丘前山上山道路的尽头。而拥翠山庄位于虎丘山风景区内部,在虎丘山南麓,在小小的一方院落里有一个小园林自成一体。通过拥翠山庄登上层层台阶,走过门楣上写有“拥翠山庄”的园门,就是园林的第一层抱瓮轩。抱瓮轩三间朝南,是全园的主要建筑。轩后有边门,出边门可至“憨憨泉”。虎丘的剑池是整个景区之“画眼”,传说吴王阖闾和他的陪葬品便深埋于此。走进天下第一名胜虎丘大门,过海涌桥,沿环山路东行百米即至万景山庄景点。西溪环翠位于虎丘风景区的西部。
主要景点
剑池
剑池是虎丘最为著名的是两大景点之一。称它为剑池原因有三个:其一从上面看,这池宛若一把平铺的剑;其二,传说当年为吴王阖闾殉葬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故名;其三,传说当年秦始皇与孙权都曾来这里挖过剑,剑池就是由他们所挖而成。其实剑池是天然形成的。剑池可以说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传说吴王阖闾墓的开口处就在此处。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所书。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虎丘塔
虎丘塔是虎丘最为著名的是两大景点之二。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961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塔七层八面,塔高47·7米,塔向东北偏北方向倾斜,它的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是3度59分,虎丘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该塔是江南现存时代最早,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的一座佛塔。真娘墓
虎丘前山上山道路的尽头,是古真娘墓。真娘原名姓胡,名瑞珍,北方人。从小父母双亡,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随同自己亲戚一起逃亡来到苏州,但是很不幸在逃亡途中她坠入了苏州阊门外的一个妓院——“乐云楼”,她虽为青楼女子却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书画,是苏州一位绝色佳丽。当时在我们苏州有一个大财主,名叫王荫祥,他用重金贿赂老鸨,企图在真娘那里留宿,真娘知道这次难以逃避,为了保持贞洁,她上吊自尽了。这使王荫祥内心大受震惊,于是为真娘筑了这个墓,并且发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在她的墓上题写一些诗词,真娘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她与杭州另一名妓苏小小齐名,被誉为“香魂”。清乾隆十年(1745年),海陵陈鐄访得遗址,建亭其上,立石刻书“古真娘墓”四字。断梁殿
“断梁殿”,也是虎丘的二山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断梁殿上面的主梁是断的,它用两根木料建成的,它的建成主要是运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在这断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通过斗拱将中间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采用了“挑梁式”的构筑方法,然后再靠两边的琵琶吊、四个角上的棋盘格来支撑四周,从而达到节省大木料的目的,在建造此殿时,全殿不用金属构件坚固,只用竹木钉榫,它被誉为是千年不倒的断梁殿。殿内有四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轻轻敲打碎石,有咚咚回声,所以又叫响碑。拥翠山庄
拥翠山庄,在墙的二边刻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相传为清咸丰八年(1858年)桂林陶茂森所书,由他处移置于此。拥翠山庄是苏州一座无水的园林,它是晚清赛金花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兴建的,这座建筑总平面呈纵长方形,占地一亩多。结合虎丘山的天然山坡所建,为台地园格局,依山势分四个层次,每层布局不同,景色富于变化。憨憨泉
憨憨泉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憨憨是中国梁代著名的高僧,当时他的眼睛不好,患有目疾,也就是“白内障”,虎丘山的方丈因为可怜他,收他做一个挑水和尚,但是当时挑水的路很远,有一次他挑水途经这里,因为感到累,于是就坐在这里休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在梦中它梦见一位高僧对他说这里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后他就用双手触摸这片地,在这里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说明这地下一定有水,于是他用挑水的扁担在这里挖,大约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一脉泉眼涌了出来,治好了憨憨的眼睛,因这口井是他所挖所以取名为“憨憨泉”。试剑石
“试剑石”在登山石径东侧,巨石中裂如剑截。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召来了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为他铸剑。满期那天,他提着“莫邪”剑来到了虎丘山,将此剑献给了阖闾,阖闾为了试其剑的锋利,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就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这就是有关试剑石的传说。事实上,这块石头是典型的火山喷出岩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这样一条大缝,酷似剑劈。二仙亭
二仙亭原来是宋代建筑,重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二仙亭中有两块石碑,分别雕着二位神仙,一位是陈抟,另一位是吕洞宾。相传有一天这二位大仙在这里下棋,一位樵夫看到,于是就走过来看他们下棋,看完一盘棋,回到家中,可是谁也不认识他,后来人们从他的衣着猜想他是几千年以前的人。就有这么一句话,“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在亭中有两幅对联,一副是:“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千人石
…更多「主要景点」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非遗苏派盆景课堂
苏派盆景在现代生活中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符号、艺术欣赏的载体,其满含的哲学观念也带给人诸多思考和启迪。为进一步弘扬苏派盆景技艺,满足盆景爱好者需求,帮助市民游客了解盆景知识、感受文化熏陶、提高审美情趣,虎丘景区管理处近期将开展非遗苏派盆景课堂(暑期特别篇)活动。景区工作人员现场介绍盆景文化、科普盆景知识、展示盆景技艺,带领参观盆景园、虎丘塔一层、民俗文化展厅。虎丘艺术花会
…更多「文化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其他看点
头山门
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康熙乾隆下江南均游历过虎丘,邓小平、胡锦涛、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都来过虎丘。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原名海涌山,因为在远古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点点绿岛矗立,其中虎丘山最为矮小,每当潮起潮落,虎丘也就若沉若浮、若隐若现,所以称为“海涌山”。刚才在正山门广场就立有“海涌”的石碑,头山门的照墙上的“海涌流辉”四个大字说明虎丘原来是一座海中的岛屿。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楔李大战中,不慎受伤,不久就死去了,死后数日他儿子将他葬于虎丘,据说,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改名为虎丘山。头山门都是黄色的墙壁,说明了虎丘里面肯定有寺庙,准确地讲应该是寺面里面有虎丘,因为虎丘整座山都是藏在寺庙里的,与其他佛寺非常不同。致爽阁
致爽阁,又名“虎伏阁”,在虎丘塔西南面,位于山的最高点,旧为“小五台”,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清康熙八年(1669年)间圈入行宫,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火,现存建筑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宣愣和尚重建的。这里陈设的一套明式家具非常精致。在这里远望可看到狮子山,这头狮子正伏着在地上回首望虎丘,就是“狮子回首望虎丘”景观。御碑亭
御碑亭在塔院内,大雄宝殿后面,宋时称御书阁,元时为妙庄严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改建为御书亭,至乾隆末年御书亭共有三处,清咸丰年间,均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江苏巡抚崧骏因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均驻跸虎丘,故又动工建亭岩巅,亭内奉有宸墨·今御碑亭之北壁,镌有康熙御诗。玉兰山房
…更多「其他看点」介绍请查阅全文…
地方特产
虎丘白云茶
虎丘白云茶,相传最早就是由陆羽栽培而成的。白云茶,又叫“雨前茶”。据文肇祉《虎丘山志》记载:白云茶“僧房皆植,名闻天下。谷雨前摘细芽,焙而烹之,名曰‘雨前茶’。”此茶明代列为贡茶。虎丘白云茶原产地为安徽歙县,后引入虎丘,在后山约有10亩地用来种植1万余株白云茶,因其口感极佳,引得游客慕名来品茗,后虎丘景区成功注册“云岩茶”这一商标品牌,但因茶叶产量有限,每年仅20余斤。
…更多「地方特产」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虎丘摩崖石刻是苏州为数不多的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苏州摩崖石刻之一。
1961年3月,云岩寺塔及二山门(断梁殿)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虎丘山风景名胜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8年,虎丘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更多「所获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
旺季70元;淡季60元
开放时间
7:30一18:00(17:00停止售票,17:30停止检票)。
交通指引
高速公路
杭州方向:苏嘉杭苏高速苏州园区出口下高速,上南环东路高架,南环西路高架,福星路出口下,走桐泾南路,桐泾北路,转虎丘路,可达景区南大门。
…更多「旅游信息」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