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子弟小学百科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原名湖南民众学校,1929年创立于岳麓书院。
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外籍教师1人,教师20%获硕士学位,50%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学生1000余名,教学班23个。
所获荣誉
学校被授牌或命名为“全国双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团中央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基地”、“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首批“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首个“湖南省五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湖南省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南省芙蓉标兵岗”、“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书香校园”、首批“长沙市外语特色实验学校”、“长沙市校本管理先进单位”、“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学校”、“全国‘红读’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百家作文实验学校”、“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少儿培训基地”、“长沙市示范性学校”等,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报道。
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公众号主体介绍湖南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是由湖南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简称“湖大”,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学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英才计划、101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金砖国家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长江中游城市群“双一流”高校联盟成员。
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第15所国立大学;1950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南校区、财院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有31个学院,本科专业87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有教职工43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9000余人。
历史沿革
岳麓文脉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抱黄洞下。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州守李允则扩建岳麓书院,书院建筑的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规制形成。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 “岳麓书院” 额,岳麓书院遂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31个学院,开设8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
湖南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本科专业(类) |
---|
湖南大学数学学院 | 理科试验班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计算科学)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历史学 |
哲学 |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实验班 )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 |
数字经济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金融学 |
保险学 ( 风险管理实验班 ) |
精算学 |
统计学类 |
金融科技 |
湖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湖南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 英语 |
英语(语言智能实验班) |
日语 |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广播电视编导 |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应用物理学 |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强基计划) |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 生物技术 |
生物医学工程 |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智能车辆工程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 |
工程力学(力学实验班)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未来能源与动力创新实验班) |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软件学院、湖南大学国家保密学院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班 ) |
信息安全 |
通信工程 |
软件工程 |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程管理 |
智能建造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低碳建筑实验班) |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会计学 |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城市管理 |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 | 机器人工程 |
人工智能 |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湖南大学半导体(集成电路)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湖南大学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 | 药学 |
湖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2月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7个(含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7个。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级别 | 科研平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共建) |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
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 | 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
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集成攻关大平台 | 水下声波雷达集成攻关大平台 |
---|
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 | 国家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装备及应用研发中心 |
---|
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 |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
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化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国防基地 | 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
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
---|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高性能分布式账本与数字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数字xx功能材料与集成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
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输变电新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先进催化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汽车电子与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视觉控制技术及应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半导体技术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 汽车轻量化创新引智基地 |
---|
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创新引智基地 | 高效能计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高光谱图像获取与智能处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绿色智能建造与运维创新引智基地 |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 数字文化创意与智能设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
---|
地方研究院 | 湖南大学重庆研究院 | 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 |
---|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泉州创新研究院 | 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研究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创新研究群体 | 汽车碰撞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创新研究群体 |
---|
化学生物传感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 | 湖泊污染湿地修复创新研究群体 |
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 特种装备可靠性技术创新团队 |
---|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生物纳米与分子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电气科学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 |
企业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数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嵌入式与网络计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可信系统与网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微纳结构物理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发育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化石能源低碳化高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石墨烯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先进炭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电子制造业智能机器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视觉感知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二维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低维结构物理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生物大分子化学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数据科学与区块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医学病毒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装备服役质量保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高端智能装备关键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应急管理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高能量物理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动物模型分子医学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智能人因设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能源互联网智能信息分析与综合优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汽车模具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数据分析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政务算力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电力应急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
水安全保障技术及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抗癌靶向蛋白药物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集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实验室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先进复合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地方建筑科学与技术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高效能计算与应用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新型显示技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 清洁能源材料及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
微纳光学先进设计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生物医学图像智能处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
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环境生物和环境控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桥梁抗风及新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先进通信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工业与应用数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多电子体系储能器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仿生高分子材料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 核酸适配体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 汽车轻量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
---|
湖南省国防基地 | 湖南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先进电力电子与电机技术及应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
湖南省科普基地 | 物理湖南省科普基地 |
---|
全国性学会科普基地 | 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 |
---|
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 | 先进制造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 |
---|
科研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1950年8月20日,毛泽东应时任校长李达的请求,题写了三个校名供湖南大学选择。1951年1月1日,学校在岳麓书院正门举行校牌升悬典礼。截至2021年,该校牌仍然悬挂于湖南大学办公楼正门。
校区情况
南校区
湖南大学南校区坐落于国家5a级景区岳麓山核心景区,其东临湘江、西倚麓山、南依天马山、北向凤凰山,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环球人文地理》评为“最具诗情画意”的校园。
财院校区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位于岳麓山脚下的石佳冲,毗邻西湖,背靠岳麓,龙王港从旁流过。该校区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湖南财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的高等财经院校之一,2000年与湖南大学合并,成为湖南大学北校区,2016年更名为财院校区。
科创港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邓卫 |
校长 | 段献忠 |
党委副书记 | 段献忠、曹升元、孙炜、唐珍名 |
副校长 | 蒋健晖、汪卫斌、李肯立、陈仁朋、姜潮 |
纪委书记 | 曹升元 |
校长助理 | 许和连、张晓兵 |
党委常委 | 邓卫、许和连、孙炜、李久学、李肯立、汪卫斌、陈仁朋、段献忠、姜潮、唐珍名、曹升元、蒋健晖 |
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 刘泽亮 |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湖南大学历任校长(截至2025年6月)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宾步程 | 1913-1923 | 余志宏 | 1949·09-1949·12 |
符定一 | 1914-1915 | 李达 | 1949·12-1953·01 |
李待琛 | 1926·02-1926·07 | 柳士英 | 1953·05-1958·06 |
雷铸寰 | 1926·08-1927·06 | 朱凡 | 1953·01-1953·051959·07-1968·091981·03-1982·06 |
任凯南 | 1928·04-1929·07 | 张健 | 1978·07-1981·03 |
胡元 | 1929·07-1930·08 | 成文山 | 1982·06-1987·12 |
杨卓新 | 1930·08-1931·03 | 翁祖泽 | 1987·12-1993·07 |
曹典球 | 1931·03-1932·10 | 俞汝勤 | 1993·07-1999·05 |
胡庶华 | 1932·10-1935·121940·03-1943·081945·02-1949·06 | 王柯敏 | 1999·05-2003·04 |
黄士衡 | 1936·01-1937·07 | 谷士文 | 2003·04-2005·07 |
皮宗石 | 1937·07-1940·09 | 钟志华 | 2005·07-2011·09 |
易鼎新 | 1949·07-1949·12 | 赵跃宇 | 2011·09-2016·01 |
参考资料: |
历任书记(截至2025年6月)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高舍梓 | 1956·5-1958·3 | 赵里生 | 1985·12-1993·8 |
徐千里 | 1958·3-1960·8 | 刘光栋 | 1993·8-2000·4 |
戴彦 | 1960·8-1966·9 | 刘克利 | 2000·4-2016·1 |
张健 | 1970·5-1982·6 | 蒋昌忠 | 2016·1 -2018·6 |
杨世杰 | 1982·6-1985·12 | — |
参考资料: |
校友情况
截至2021年,湖南大学自1926年定名以来,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了39位院士。
湖南大学校友先贤名家 |
毛泽东 | 李 达 | 蔡和森 | 王凌波 | 甘泗淇 |
邓中夏 | 谢觉哉 | 周小舟 | 黄 兴 | 蔡 锷 |
陈天华 | 杨昌济 | 范源濂 | 徐特立 | 曾国藩 |
左宗棠 | 郭嵩焘 | 陶 澍 | 魏 源 | 贺长龄 |
谭嗣同 | 梁启超 | 熊希龄 | 梁焕奎 | 李国钦 |
院士 |
杨树达 | 黎锦熙 | 李 达 | 刘敦桢 | 田奇瓗 |
吕振羽 | 李 薰 | 吴征铠 | 慈云桂 | 陈荣悌 |
陈耀祖 | 俞汝勤 | 文圣常 | 刘天泉 | 刘 筠 |
范滇元 | 钟训正 | 姚绍福 | 陈希孺 | 姚守拙 |
陈星旦 | 曾庆元 | 周福霖 | 钟志华 | 马克俭 |
丁荣军 | 周绪红 | 聂建国 | 李元元 | 成会明 |
陈政清 | 罗 安 | 谭蔚泓 | 郑健龙 | 孙逢春 |
查德·米尔金 | 王耀南 | 郑泉水 | 徐 建 | — |
专家学者 |
柳士英 | 赵师梅 | 周凤九 | 童柏栋 | 陈立东 |
胡文平 | 陈同祥 | 杨小凯 | 吴建宏 | 赵争鸣 |
何人可 | 伍海华 | 高 敏 | 张逢铿 | 黄学东 |
李子青 | 张建仁 | 杨金强 | 梁逸曾 | 傅晓岚 |
党政领导 |
袁纯清 | 彭清华 | 李微微 | 欧阳卫民 | 肖 钢 |
童旭东 | 蒋昌忠 | 傅自应 | 许罗德 | 王柯敏 |
张 骥 | 张群山 | 洪 毅 | 赖明勇 | 熊清泉 |
周海兵 | 郭长江 | 庾建设 | 曹立军 | 高锦屏 |
田 进 | 蒋作斌 | 彭祥松 | 彭国甫 | 李友志 |
戴道晋 | 刘 正 | 高 峰 | 蒋建国 | 王受文 |
陈文浩 | 张昌平 | 李文荣 | — |
高校领导 |
赵跃宇 | 栾永玉 | 李元元 | 王汉青 | 陈春阳 |
唐亚阳 | 周良柱 | 章 兢 | 罗和安 | 韩 旭 |
王守法 | 张湘伟 | 罗胜联 | 王耀中 | 张昌凡 |
谷正气 | 樊行健 | 孙培雷 | 曹一家 | 何彬生 |
商界人才 |
熊晓鸽 | 倪正东 | 时文朝 | 官 庆 | 吴敏文 |
邹承慧 | 陈 邦 | 陈永宏 | 范旭东 | 曾志锋 |
熊 燕 | 任晓常 | 向文波 | 欧阳洁 | 郭伟华 |
赵小刚 | 韩德宏 | 陈学荣 | 薛向东 | 傅 军 |
曾献兵 | 马正武 | 汤世生 | 荣秀丽 | 毛晓峰 |
吴透红 | — |
体育文艺 |
龙清泉 | 龚智超 | 熊 倪 | 王倩一 | 秦 语 |
沈梦辰 | 何 花 | 康 磊 | 彭 宇 | 张思帆 |
校园环境
岳麓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颁书赐额。南宋时,张栻主持教事。期间朱熹自闽来访,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首开书院会讲先河。元明时期,书院屡有兴废。至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和明代实学相继兴起,书院亦成其光大之所。至清代,书院又成为实学与考据学研究、传播的重要基地。岳麓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拥有中国史、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文物与博物馆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历史学、哲学2个本科专业,承办湖南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湖南大学位列世界第151-200位、中国大陆第23-33位。
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湖南大学位列世界第494位、亚洲第155位、中国第29位。
在2025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湖南大学位列世界第109位、亚洲第21位、中国第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