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湖南大学校园环境

湖南大学

校园环境

岳麓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颁书赐额。南宋时,张栻主持教事。期间朱熹自闽来访,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首开书院会讲先河。元明时期,书院屡有兴废。至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和明代实学相继兴起,书院亦成其光大之所。至清代,书院又成为实学与考据学研究、传播的重要基地。岳麓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拥有中国史、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文物与博物馆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历史学、哲学2个本科专业,承办湖南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

它是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也是湖南大学九大“国保建筑”之一,前身可远溯至创建于北宋年间的岳麓书院御书楼,1929年12月学校开始兴建新图书馆,1933年竣工,但1938年毁于日军侵华战火,仅剩下几根残破的石柱,有两根就伫立在湘江边“湖南大学”的石刻旁,湖南大学老图书馆由蔡泽奉教授设计,是湖南大学定名后第一座现代意义的图书馆,亦是当时华中华南最大的图书馆,故宫国宝南迁时曾寄存于此。1947年,湖南大学策划重建老图书馆,由中国近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柳士英先生设计,于1949年竣工,此后,1951年进行了扩建,与原馆完全融为一体,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特藏分馆。被载入长沙市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单,1985年,湖南大学新建的总图书馆竣工,老图书馆则作为工商管理学院院楼使用,至2006年恢复作为图书馆的使用功能。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

湖南大学一舍

著名建筑学家柳士英先生因地制宜,采用木屋架、木地板、青砖青瓦等地方材料,建造了一舍(原第六宿舍)等一批学生宿舍,其中一舍于1946年竣工。后经改造,一舍在两层基础上加建一层,2002年,一舍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近现代保护建筑,2013年,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园环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