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2014年11月3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初始注册资本200万元。2017年将经营地址迁移至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区现址。2018年实现注册资本增资至500万元,并新增电子产品组装业务范围。2023年企业员工参保人数达18人。2024年获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同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
业务领域
技术研发:形成以无人机动力系统、结构设计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开发出atom p1 pro双足机器人、hvt超低温锂电池等产品
行业应用:提供应急救援、农业植保、警用安防等领域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在45个国家开展业务
生产制造:通过iso体系认证的生产基地,具备螺旋桨、卫星定位模块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
知识产权
截至2025年5月,累计获得53项专利授权,包含5项发明专利和48项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技术包括:
无人机动力电源切换方法及电路板(发明专利,2025年授权)
四频陶瓷天线卫星定位模块(实用新型专利,2022年应用)
无人机吊舱快拆结构(实用新型专利,2024年授权)同步持有5项注册商标和2项软件著作权。
对外合作
2024年4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完成"北航氢动一号"全电航空发动机首飞测试。同年11月协同天津特警总队开展电动四驱滑板战术演练。2025年与某部队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推动无人机在国防领域的应用。企业通过持股20%的方式投资北京飞王科技有限公司,拓展技术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