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南市博物馆公众号

淮南市博物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安徽淮南市
公众号ID:hnsbwg123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淮南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淮南市博物馆,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淮南市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首批建立的市级博物馆之一,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本公众号提供淮南市博物馆的展览介绍、教育活动、参观指南等各类服务信息,欢迎关注。

开发/运营主体:淮南市博物馆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淮南市博物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淮南市博物馆百科

淮南市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5号。该馆是安徽省首批建立的市级博物馆之一,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淮南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是淮南市文物与自然标本的重要收藏、宣传、教育机构。淮南市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5·69亩,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

截至2016年,淮南市博物馆收藏有藏品2062件(套)(实际数量5508件),另有隋唐寿州窑瓷器标本上万件。淮南市博物馆以隋唐古寿州窑瓷器、春秋战国时期蔡楚铜器和铜镜系列收藏最具地方特色。馆藏寿州窑瓷器是最为完备、最具体系、也是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文物类别。淮南市博物馆已成为寿州窑瓷器重要研究基地。

历史沿革

1958年,淮南市博物馆建设完成。

1986年,在淮南市博物馆的基础上成立了淮南市文物保护局,自此市博物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承担着淮南市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维修保护和古墓葬抢救性清理发掘等工作。

2008年,淮南市博物馆新馆建成。9月12日,淮南市博物馆实行对外免费开放。

2016年8月,淮南市博物馆完成《寿州窑》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工程,《寿州窑瓷器精品陈列》向公众免费开放。

建筑布局

综述

淮南市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5·69亩,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淮南市博物馆陈列展厅面积约有6000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厅和3个临时展厅。

淮土遗珍——淮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

该展厅位于淮南市博物馆三楼西侧展厅,分古代铜器、古代兵器、古代铜镜、古代陶瓷器、古代玉器、综合类等六大部分,展出了淮南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造像等精品文物集粹,通过文物述说了“淮南故事”,讲述了淮南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历程。

寿州窑瓷器精品陈列

《寿州窑瓷器精品陈列》位于淮南市博物馆三楼东侧展厅,是在《寿州窑》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历时8月余改造完成的。2008年,由淮南市博物馆自主策划的《寿州窑》基本陈列,以淮南地区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寿州窑为主题,向观众展示了寿州窑的创烧背景、发掘研究和烧造成就,获得2008年度安徽省首届精品陈列奖。此后几年,该馆通过寿州窑专题征集提升了馆藏寿州窑藏品的品质和数量,于2016年初启动了寿州窑提升改造工程。此次改造,引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挑选出的180余件展品,不仅品质精、种类全、时代完整,而且有一半以上的展品都是首次向观众展示,并配合多媒体新技术的立体展示手段。

《寿州窑瓷器精品陈列》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兼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物基本陈列。陈列分寿州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地位、隋唐名窑—寿州窑、模拟生产场景以及观众互动等四个单元,全面展示了淮南地区隋唐寿州窑的烧造历史、工艺成就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厅面积850平方米,展线120多米,独立柜(橱)3个。

鉴古照今——淮南市博物馆馆藏铜镜陈列

该展厅馆藏的铜镜分为战国、汉魏、唐宋、明清四个单元,通过中英文对照说明牌和铜镜小常识图版,辅以复原用镜场景和多媒体投影等展陈技术,再现了自战国至晚清长达近2000年的古人用镜史。

淮南市博物馆馆藏书画陈列

该展厅展出的75幅书画作品,时间跨度上至清乾嘉时期(1736—1820年),下迄民国(1912—1949年)末年,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此外展出的一批扇面小品,内容包括山水、花鸟、动物和书法等,雅致、清逸,反映了晚清民国初期海上画派的画风,也基本反映了淮南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的特点。

临时展厅

截至2019年,3个临时展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厅,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图片联展,石莲开墨迹展。3个临时展厅不定期举办各类展览,临时展览每年展出多达10余场。如:《潘玉良画展》《台北故宫博物馆历代书画名迹复本展》《安徽省博物院藏明清扇面精品展》等。

场馆特色

淮南市博物馆是淮南市文物与自然标本的重要收藏、宣传、教育机构。淮南市博物馆以隋唐古寿州窑瓷器、春秋战国时期蔡楚铜器和铜镜系列收藏最具地方特色。馆藏寿州窑瓷器是最为完备、最具体系、也是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文物类别。淮南市博物馆已成为寿州窑瓷器重要研究基地。

馆藏文物

综述

截至2016年,淮南市博物馆收藏有藏品2062件(套)(实际数量5508件),另有隋唐寿州窑瓷器标本上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8件(套)、二级文物72件(套)、三级文物860件(套)。《寿州窑瓷器精品陈列》展出寿州窑文物精品180件、文物图片及辅助展板87块、寿州窑复原模型及陆羽品茶人物蜡像、寿州窑专题片、《寿州窑》书、古代制瓷流程拼图板、拼瓷玩具等,铜镜陈列展出铜镜115面,书画陈列展出重要作品有梁巘行书《文句条屏》、张悲鹭《白蝶图》、薛鸿《集王铎札十二条屏》等。展出的《百蝶图》留有郭沫若罗家伦张伯苓等文化名人的诗词题跋和书法墨迹,是重要的文化史料。

主要文物

商兽面纹爵:前16年—前11世纪,通高18·5厘米,足高7·6厘米,重626·6克,淮南市博物馆旧藏。口沿较薄,短流尖尾,卵形腹,流腹相交处置两菌形柱,较短,上饰涡纹。腹部微弧,扁弓形鋬,圜底,锥形三足。腹部饰一周夔龙纹,以雷纹为地。爵为饮酒器或温酒器,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是所知最早的青铜酒器。商至西周时期(前1600年—前771)流行,西周中期以后在北方中原地区基本不见。按器身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束腰式,腰部束收,主要见于二里头文化期;二是腰腹分段式,腰壁较直,腹部骤然凸起,流行于商代;三是卵形式,腰腹合为一体,形似动物之卵,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该器器型较为成熟,流和尾的长度比例接近,流口较宽,口沿上立两短柱,呈菌形。腹部所饰兽面,目纹清晰,其角回环多转,形象较为具体,为商代中晚期典型器。在淮南地区发现此类中原同时期典型器物,表明商代统治者的统治范围一度包括淮河流域地区,这与殷墟卜辞的征人方至于淮的记载是相印证的。
商兽面纹青铜觚:前16年—前11世纪,通高22·7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8厘米,重772克,淮南市博物馆旧藏。觚是饮酒器,或兼有盛酒的功能,为商代礼器。始见于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中晚期,西周早期开始衰落,随后漆木觚逐渐代替了青铜觚。觚大致有两类,为粗体和细体之分。粗体觚流行于商代早、中期,商代中期以后流行细体觚。此觚的造型属细体觚类,时代在商代后期偏早。形制为高体束细腰式,中段明显收缩,下腹突出,鼓腹,上饰二对称兽面,二兽面中部的范线贯穿口部和圈底座。
春秋短胡戈:前770—前476年,长15厘米,重142·5克,1994年7月淮南市唐山乡出土。前锋较锐,援偏宽,短胡,阑处有两个长方形穿,内的长度仅是戈头长的三分之一。内正面饰卷云纹,但漫漶不清。内的外短边为斜线。戈头内端面上饰有蟠螭纹。此戈形制十分少见,在阑与内有一用作穿柲杆的铜套,内的末端上有族徽式的纹样。说明此戈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等级身份,并代表着某一氏族。此戈制做工整、精美,戈体轮廓线遒劲流畅,具有明显的春秋早期特征。
战国楚国“王”字铜量:前475—前221年,通高11·7厘米,口径11·8厘米,重1850克,淮南市博物馆旧藏。方唇,直口微敛,直壁,平底。腹中部有一圆环形鋬,鋬左侧上方有一阴刻“王”字,“王”字左下方有阴刻铭文,字迹模糊,不可释读,为后刻文字。器体厚重规整,内外通体均有绿色铜锈。此量为战国楚国官用量器。淮南地区共发现5件铜量。中华民国22年(1933年)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中出土三件,1976年凤台发现一件,与此器形制基本相同,其上有铭“郢大府之□”,“大府”被认为是楚国掌管度量衡的机构。此铜量保存完好,实测容积为1125毫升,是李三孤堆出土小量的五倍。刻铭“王”字粗犷有力,是铸造后为彰显使用者在特殊状况下所刻。另在腹壁上也有铭文,但线条浅细,手法稚嫩。该器为模范浇铸,接范口在与执手对应的90°处,贯穿周身,范线清晰,执手鋬为分铸后嵌入合铸而成。该量做为先秦时期的官用量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
战国铭文兽足盖鼎:前475—前221年,通高35·5厘米,口径29·4厘米,腹径34·5厘米,柱高20·7厘米,重11·8千克,中华民国22年(1933年)杨公镇朱家集李三古堆楚王墓出土。该鼎出土于战国后期楚国国君楚幽王墓,墓主人也有考列王王后之说,其墓位于淮南市杨公镇朱家集。中华民国22年(1933年)春,当时隶属于寿县朱家集一带的豪绅对李三孤堆大墓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盗掘,出土数千件重要文物。中华民国27年(1938年),主政安徽的李品仙再次盗掘该墓。这批文物抗战时期被辗转运往武汉、成都、乐山避难,抗战胜利后运回南京,中华民国37年(1948年)由安徽省文献委员会派人接回故乡。据有关材料统计,保存下来的主要是铜器,大多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少数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寿县博物馆、淮南市博物馆。这件圆鼎是其中一件,口沿下阴刻三字铭文,待释。该器造型端庄挺拔,具有楚国晚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其优良的铸造工艺和口沿下方的刻铭是研究楚国晚期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战国错金蹄形鐏:前475—前221年,长15·8厘米,重224克,1972年10月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公社九里大队征集。鐏端口为不规则椭圆形。上半部为筒状,正面近下端处有一不规则方孔穿,似为固定柲杆穿钉用途。上半部与下半部结合处为夔首造型。下半部为蹄状造型,底为平面。鐏中部一侧饰有外凸的卷云纹。商和西周时,鐏仅是用来护柲末的;西周以后,它不仅实用,还注重装饰性;至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鐏体上出现了错金、错银的装饰。该鐏通体错金,以动物纹、植物纹、卷云纹、几何纹装饰,十分繁缛,有华丽之感,神威之形粲然于目,轮廓线流动感强,浑然一体,制作工艺优良。从其工艺制作,装饰纹样判断使用者具有较高等级的身份地位,该器具有明显的战国时期特征。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2018年6月29日上午,淮南市博物馆邀请淮南市消防公司的专业人员,在博物馆五楼会议室举办消防知识安全讲座。8月23日至9月2日,淮南市博物馆四楼展厅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巾帼创业创新成果展,宣传近年来我市女性创业创新成果。8月27日,淮南市文广新局在淮南市博物馆开展消防灭火应急演练。10月16日,油画家程騑先生第二次向淮南市博物馆捐赠作品,两次捐赠,作品总数达189幅,是程騑先生毕生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

2019年1月22日,淮南市博物馆四楼临时展厅举办《石莲开墨迹展》,展出了书法作品四十余件。4月21日上午,由淮南市博物馆与淮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发现之旅暨‘我与博物馆’摄影征文活动”在淮南市博物馆一楼大厅启动。4月24日上午,淮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油画展在淮南市博物馆开幕。5月18日,淮南市博物馆与淮南日报社小记者协会在淮南市博物馆五楼报告厅联合举办了“我与博物馆”摄影征文活动颁奖仪式。5月28日,由淮南市博物馆与淮南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届毕业生作品展”,在淮南市博物馆一楼东展厅开展。6月8日至9日,由淮南市大通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淮南第四届机器人科技展在淮南市博物馆一楼东临时展厅举办。7月5日下午,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淮南市博物馆举行了消防安全应急疏散灭火演练。

2020年4月11日,淮南市博物馆联合嘉兴博物馆举办《淮土遗珍——淮南市博物馆藏寿州窑瓷器展》专题陈列展。

学术研究

谢家集区唐山乡双墓葬出土的战国“蛮禾”玉印和西汉“周安”玉印玉质温润,篆书印文为研究淮南地方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由淮南市博物馆收藏。

1972年,谢家集区唐山乡九里岗砖墓发掘出土的东汉酱釉瓷罐,时代准确,罐体硕大,光洁如新,釉色浓厚,纹饰清晰,是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物,由淮南市博物馆收藏。

淮南市博物馆馆藏的寿州窑品类丰富,数量多,该馆已成为寿州窑瓷器重要研究基地。

所获荣誉

2013年,淮南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8年12月,淮南市博物馆《寿州窑瓷器精品陈列》获第四届安徽省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

机构设置

馆领导馆长:沈汗青,书记、副馆长:汪茂东,副馆长:刘继武

办公室主任:王莉

陈列保管部主任:吴琳

考古部

群工部主任:孙梅

保卫部主任:任胜利

文物修复部主任:程东雯

(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7月,参考资料来源)

参观信息

参观须知

门票

淮南市博物馆实行免票参观制度,周二至周日9:00—16:30期间,游客可直接进馆参观。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16:30停止入馆。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

讲解服务

淮南市博物馆讲解服务有人工讲解服务和多媒体语音导览服务,观众可到三楼观众休息区咨询。

便民服务

淮南市博物馆为方便广大观众,提供了免费轮椅、婴儿推车、雨伞、药箱使用,需借用的观众请到三楼游客休息区咨询台办理。

交通线路

地址

淮南市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5号。

交通

可乘坐淮南3、9、24、26、121、122、g2路公交车到中国移动站,向东50米即到。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