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1946年秋,淮南路矿员工子弟中学创建,是当时淮南地区最早的一所中学。
1956年,淮南路矿员工子弟中学正式定名为淮南市第二中学。
1959年,淮南二中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重点中学。
1979年,淮南二中被安徽省教委确定为新时期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七十年风雨沧桑,凝聚着几代“二中人”的心血和汗水,淮南市第二中学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较好的办学条件,赢得了卓越的社会声誉。
办学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淮南二中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初步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管理水平,具有较高质量的现代化中学。
青山绿水,含英蕴秀。2012年9月,淮南二中新校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园占地面积36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拥有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10人,省教坛新星7人,高级教师142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40余人。校园内高楼掩映,设施齐备,科学馆雍容大方,满足各类中学实验要求;电化教学和微机教学条件优越;图书馆轩敞明亮,藏书10万余册。
学校发展
淮南二中将坚持“规划引领,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确立“育人为本,质量为重,文化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德以立身,学以立业”的校训,把“平民本色,精英素养”作为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培养学生文雅,教师儒雅,学校高雅的气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传统美德和现代公民意识的优秀人才,以教育场、教学场、文化场建设为重点,把学校建成“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省级示范高中。
文化传统
校训:德以立身,学以立业
校风:团结、求实、勤奋、进取
教风:敬业、创新、善教精深
学风:尊师、文明、刻苦、求真
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对二中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使二中赢得了社会的信赖和赞誉。教育兴国、重任在肩。“砺志笃学,追求卓越”的传统,鞭策着二中人,去继承和发扬二中的精神和传统,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淮南市第二中学一直以较高的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赞誉。建校以来,已有五万多名学子走出校门。江南塞北,大洋彼岸,各行各业都有二中校友战斗的身影。他们中有市长、省长、部长、将军,有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教授;也有默默无闻献身在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职业尽管不同,但共同的是:都把母校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化作光和热,去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都为母校增了光,添了彩。这是母校的光荣和骄傲。一代代二中人的创业和拼搏,铸造了二中的精神和品位:为国育才,精诚奉献,在艰难中奋进,在奋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创一流,永远要把“最好”奉献给社会。
…更多「办学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钱学森班
淮南二中“钱学森班”,是中国航天十二院在安徽省授予的首个“钱学森班”。淮南二中“钱学森班”的目标定位为:践行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凸显大师科学精神传承,培养具有精英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拔尖人才。
2017年4月9日,淮南二中“钱学森班”授牌仪式在淮南二中科学馆举行。中国航天十二院院长薛惠锋致词并宣读了淮南二中“钱学森班”命名批复,会同钱学森长子、中国航天十二院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钱永刚为淮南二中“钱学森班”授牌。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出席授牌仪式并致辞。
…更多「钱学森班」介绍请查阅全文…
地理位置
淮南二中位于田家庵区润水路与民裕大街交叉口西北侧。
新区教学区北门、南门、西围墙和体育场东墙头均设有公交站。32路,37路,39路,628路,629路,630路公交车可直达新校区。其中新校区北门正门口是629路首末站。
线路 | 线路始发站 | 线路终点站 | 淮南二中附近站点 | 线路主要站点 |
32 | 淮河新城 | 淮南南站 | 民祥西街(二中体育场东) | 淮南世家、淮南站、一中、洞山新村 |
37 | 田家庵 | 淮南南站 | 二中北门、二中南门、二中西门 | 公园南门、教院、洞山新村 |
39 | 焦岗湖风景区 | 山南中央公园 | 民祥西街(二中体育场东) | 毛集农民公园、三和乡、佳乐妇产医院(淮南五中西) |
628环线 | 安成铺 | 安成铺 | 淝水北路(二中生活区西)、二中西门、二中南门 | 泉山、九十七处、政务中心西门、洞山、惠利路 |
629 | 公园东门 | 淮南二中 | 二中北门 | 公园南门、淮河新城、体育场、洞山 |
630 | 人民医院 | 山南中央公园 | 民祥西街(二中体育场东) | 淮滨商场、家具城、华安证券、中行、洞山东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