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湖南省醴陵市一中是一所省属重点中学,创建于1905年,位于湘东名邑醴陵市中心。校园内林荫深深,绿草漫漫,亭台楼榭,掩映其中,环境十分清幽。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既培养了李立三、左权等杰出的革命家和军事家,又培养了彭道儒、李铎等发明大师和书法家。
学校前身为民主革命先驱文俊铎、宁调元等倡办的渌江中学堂,校址在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山上。前身是渌江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创办。道光十六年(1836)左宗棠任院长。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九万九千五百多平方米,现有高中教学班级48个,在校学生约3000人。学校办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各类教学设备均达国家ⅰ类配置标准:总建筑面积七万五千四百多平方米,有4400㎡的体育馆,4500㎡的生活服务大楼,8566㎡的科教馆,4200㎡的学生公寓,并拥有现代化理、化、生实验室14间,语音室2间,专用多媒体教室2间,计算机室5间及校园电视闭路系统、电视演播室、校园局域网、天文观测台、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学校资产总值近亿元。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成果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被授予“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教育科研
2001年,学校制订了分阶段管理的战略目标,已经由制度化管理与民主化管理相结合的初级阶段管理逐步向中级阶段管理过渡,运用动态平衡思想,进一步完善立体、循环、民主式的管理体系,确保学校稳定发展。 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制”,以老带新;实施《低职高聘方案》,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造条件;正在启动“首席教师制”,激励教师成为学科“领头羊”。
…更多「办学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办学思路
学校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尽心尽力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一心一意谋求百年老校的现代化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了“从严治校、以德立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和“志向远大、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明显、求实创新”的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立足长远,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办学特色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发展前景
学校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悠久厚重的地域文化、校园文化有机结合,重新构思创意新建了圣泉亭、瑞渌池,与潜亭、杏亭、青云亭、梯云阁一起形成了“四亭一阁一池”的校园景观,在校园醒目处安置“和谐”、“飞向明天”、“成才”、“盼”等多处大型雕塑,特别是“瑞渌碑林”,不仅镌刻了历代与我校相关的名人名家的优秀作品,还整理、镌刻了许多杰出校友的优秀作品,集中华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形成了校园内一道独特的文化文景线。同时,学校正准备将每一景点所赋予的深刻内涵育人寓意归纳整理,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起编印成册,开发成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尽量让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堵墙、每一块标牌,甚至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韵,“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每一个莘莘学子。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之享、省政府督学李钺和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参观后,无不交口称赞学校环境幽雅,文化品位高,是求学之圣地。
…更多「发展前景」介绍请查阅全文…
相关内容
温家宝总理充分肯定醴陵一中青年志愿者队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对醴陵市一中青年志愿者队伍——“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给予充分肯定。
温家宝总理在批示中指出:“5年来,同学们通过参加‘关爱生命万里行’的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群众、接触生活,成长进步之快,真让人高兴,也让人对青年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应该帮助、支持和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克服困难,永远前进。”
梯云阁
…更多「相关内容」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