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百科
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是河南科技大学于2020年8月实施书院制改革首批成立的两个试点书院之一,位于开元校区嘉园学生公寓区域,涵盖人文学院与物理工程学院专业。其名称源自洛阳河洛文化,依托黄河与洛河交汇孕育的华夏文明底蕴,院训"教学相长、朋辈互学、知行合一、全面发展"融合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书院推行"教学相长、朋辈互学、知行合一"育人模式,建立学业导师、常任导师、特聘导师三级指导体系,通过专业规划、学科竞赛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作为河南省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首批示范书院,该书院实行双院协同机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通过混合住宿、功能社区建设促进跨学科交流。建有"河洛风·书院讲坛""红色舞台剧展演"等文化品牌,开展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学术竞赛等活动强化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2023年入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省级建设单位,在学科竞赛、国际交流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
成立日程
2020年8月30日上午,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河洛书院授牌仪式在博园第一会议室举行。学校书院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丽正书院、河洛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授牌仪式。
在热烈的掌声中,原校党委书记崔世忠、校长孔留安分别为丽正书院和河洛书院授牌。
院名释义
河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十三朝古都洛阳,“河洛书院”之名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河洛”一词的“河”即黄河,“ 洛”为洛河,“河洛”指代洛阳,亦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位于河洛地区,上古有河图洛书的传说,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渊源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书院理念
河洛书院将秉承文化育人的育人理念,践行“教学相长、朋辈互学、知行合一、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河洛导师团
常任导师河洛书院党委书记 | 王红乾 |
河洛书院院长 | 林晓民 |
河洛书院党委副书记 | 郭红霞 |
河洛书院党委副书记 | 张小花 |
河洛书院副院长 | 郭予光 |
河洛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 | 曹向利 |
河洛书院学生事务中心主任 | 崔瑞红 |
河洛书院团委副书记 | 孙放放 |
河洛书院辅导员 | 赵康迪 |
资料来源: |
公众号主体介绍河南科技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是由河南科技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河南科技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河科大(haust)”。学校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河南省主管。学校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河科大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需要而建。河南科技大学于1952年始创于北京,1956年迁至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洛阳工学院与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
截至2025年4月,河科大拥有开元、西苑二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4100亩。校舍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拥有学部6个,学院27个,书院2个,设有90余个本科专业,有10个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42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50人,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9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3·4万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河南科技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在北京创立的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1956年,为配合国家重工业基地建设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迁至洛阳,成为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
1956年4月,拖拉机、农机两专业划归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两专业的师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和1955年学的两专业各一个班学生一并搬迁到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同年8月,洛阳拖拉机学校在河南省首次招生713名,9月14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河科大设有学部6个,学院27个,书院2个,90余个本科专业。
院系本科专业(截至2024年4月)学院 | 本科专业 |
---|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 |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智能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 |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 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 |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铸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锻压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功能材料 |
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截至2023年6月22日) |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临床医学、药学、法医学、预防医学 |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 |
河南科技大学特种医学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 法医学、放射医学 |
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粮食加工机械、食品机械 |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 | 农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截至2020年05月19日) |
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 园艺、植物保护、园林、风景园林、林学 |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 |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水族科学与技术 |
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 应用物理学(理学)、材料物理(工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学) |
河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制药工程 |
河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 |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工程力学、工程管理、城乡规划 |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工作 |
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 |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 |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包装工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美术学、音乐学 |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河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专业18个、自学考试主考专业13个 |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护理学、会计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软件工程、机器人工程、材料工程、英语、经济学、市场营销、环境工程、园艺 |
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拥有“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平台、河南省新材料和智能装备“龙门实验室”等9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洛文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等2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
河南科技大学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截至2024年1月)类别 | 平台名称 |
---|
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 |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
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 |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 智慧农业工程与管理实验室 |
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 | 洛阳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 |
河南省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智库 |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
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河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
黄河文明与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
河南省生态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 |
数据驱动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
河南省软科学基地 | 农业科技扶贫与模式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 |
风险管理创新与公共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 |
河南省委外事办共建基地 | 河南省古都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 |
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河南省物流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 |
河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中心 |
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
河南省智能与防护包装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
参考文献: |
河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科研平台(截至2024年4月)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有色金属共性技术河南省协同中心 |
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 | 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 |
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 装备制造智能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齿轮制造及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高温材料研究院 | 高纯材料研究中心 | - |
参考文献: |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基地建设(截至2024年4月)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校主持获得国家三大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6项,其中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7项,主持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7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71项。
河科大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项目批准号 | 负责人 | 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批准金额 | 开始日期 | 结题日期 |
---|
11701150 | 吴丹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鲁棒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3 | 2018/1/1 | 2020/12/31 |
11701151 | 董晓靖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不规则区域上非定常磁流体力学方程可扩展高效并行有限元算法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11704098 | 唐苗苗 | 物理工程学院 | 部分相干矢量光束的关联结构调控与传输特性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11705046 | 王丹丹 | 物理工程学院 | 低维热电材料界面缺陷及其对晶格热导率影响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31700252 | 杨敏 | 农学院 | 玉米光周期敏感性主效qtl qdps4候选基因zmfkf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2018/1/1 | 2020/12/31 |
31700367 | 王艳芳 | 农学院 | 生物炭输入对旱作玉米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及菌根调节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6 | 2018/1/1 | 2020/12/31 |
31701536 | 张彬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基于接枝型亲和色谱的植物蛋白酶高效纯化方法与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2018/1/1 | 2020/12/31 |
31701665 | 李佩艳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基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外源草酸缓解采后芒果冷害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31701694 | 李兆周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基于喹诺酮类双识别仿生抗体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方法及识别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31701788 | 宋月芹 | 林学院 | obp6在双委夜蛾卵受精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2018/1/1 | 2020/12/31 |
31701893 | 余义和 | 林学院 | 葡萄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vvrr2在坐果与幼果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31702122 | 马文锋 | 动物科技学院 | 色氨酸影响肠上皮细胞-nf-κb-ido信号通路调控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的分子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2018/1/1 | 2020/12/31 |
31702207 | 余祖华 | 动物科技学院 | 基于tgf-β1/smads通路研究马立克氏病病毒mir-m4对鸡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的影响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6 | 2018/1/1 | 2020/12/31 |
31702218 | 王耀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新型瘦肉精痕量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免疫层析检测及其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31702219 | 贾艳艳 | 动物科技学院 | 基于自噬途径的减毒李斯特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31702226 | 张旻 | 动物科技学院 | 应用label-free技术筛选日本血吸虫肺期童虫差异表达体被被膜蛋白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6 | 2018/1/1 | 2020/12/31 |
31772094 | 徐宝成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脂质体系中植物甾醇光敏氧化的分子机制及控制途径研究 | 面上项目 | 59 | 2018/1/1 | 2021/12/31 |
31772204 | 刘圣明 | 林学院 | 禾谷镰孢菌致病相关基因fgsam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60 | 2018/1/1 | 2021/12/31 |
31772733 | 闫文朝 | 动物科技学院 | 结肠小袋纤毛虫猪-人共患传播的遗传特征 | 面上项目 | 61 | 2018/1/1 | 2021/12/31 |
31772761 | 汪洋 | 动物科技学院 | 猪链球菌ai-2信号分子受体蛋白介导的qs信号通路研究 | 面上项目 | 60 | 2018/1/1 | 2021/12/31 |
51701066 | 安士忠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热变形smco5/fe(co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晶界改性及[001]织构增强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2018/1/1 | 2020/12/31 |
51705134 | 聂少武 | 机电工程学院 | 摆线齿锥齿轮五轴创成齿面失配调控机理及多阶运动修正策略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51705135 | 邓静 | 管理学院 | 弧齿锥齿轮热滚轧成形的金属流线构型及抗疲劳失效机理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51705136 | 李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镍基超合金表面空蚀诱导纳米沉淀相的形成及演变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6 | 2018/1/1 | 2020/12/31 |
51705137 | 肖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动态多光谱信息的电弧金属蒸汽传输行为与焊缝成形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2018/1/1 | 2020/12/31 |
51706060 | 闫晓娜 | 土木工程学院 | 基于喷射器-超声波的风冷单效绝热吸收制冷循环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2018/1/1 | 2020/12/31 |
51706061 | 谈莹莹 | 土木工程学院 | 利用两相流喷射器增效的自行复叠制冷循环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51771070 | 王爱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双尺度增强体与第二相协同作用的sicp/al-si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演变与动态软化机制 | 面上项目 | 60 | 2018/1/1 | 2021/12/31 |
51775171 | 苏建新 | 机电工程学院 | rv减速器摆线轮齿面的分区拓扑主动修形理论和多齿成形磨削精度控制方法 | 面上项目 | 59 | 2018/1/1 | 2021/12/31 |
51775172 | 王笑一 | 机电工程学院 | 基于双圆光栅的轴系误差测量原理及在齿轮测量中的应用 | 面上项目 | 60 | 2018/1/1 | 2021/12/31 |
51775173 | 宋晨飞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滚动载流摩擦副损伤/性能的物理机制和动态演变规律 | 面上项目 | 58 | 2018/1/1 | 2021/12/31 |
61701171 | 王萍 | 医学院 | 基于多重乳滴数字pcr芯片高灵敏检测肺癌循环dna中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61701172 | 张高远 | 信息工程学院 | 面向低功耗短距离物联网感知层可靠传输的强鲁棒性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8/1/1 | 2020/12/31 |
61702163 | 谢囯森 | 信息工程学院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层优化建模的复杂图像分类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7 | 2018/1/1 | 2020/12/31 |
61704049 | 刘博 | 电气工程学院 | 设计验证一体化模拟版图自动综合技术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 | 2018/1/1 | 2020/12/31 |
61771184 | 王俊 |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 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仿蛛网建模及高抗毁关键技术研究 | 面上项目 | 62 | 2018/1/1 | 2021/12/31 |
61771185 | 邢玲 | 信息工程学院 | 基于语义融合的社会化媒体大数据隐私保护与信任机制 | 面上项目 | 68 | 2018/1/1 | 2021/12/31 |
61772174 | 张志勇 | 信息工程学院 | 基于信号理论和众包的社交媒体平台安全性和可信度群体评估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16 | 2018/1/1 | 2018/12/31 |
61772175 | 吴红海 | 信息工程学院 | 面向复杂城市环境的移动机会网络视频传输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61 | 2018/1/1 | 2021/12/31 |
61774056 | 雍永亮 | 物理工程学院 | 基于半导体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及其敏感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63 | 2018/1/1 | 2021/12/31 |
61775052 | 李新忠 | 物理工程学院 | 非对称完美涡旋光场的产生、调控及在微粒操纵中的应用 | 面上项目 | 16 | 2018/1/1 | 2018/12/31 |
81702820 | 原翔 | 医学院 | b7-h4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食管癌小鼠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 | 2018/1/1 | 2020/12/31 |
81703475 | 李钟杰 | 医学院 | 药用蛞蝓抗菌肽基因的筛选鉴定与功能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 | 2018/1/1 | 2020/12/31 |
81770140 | 沈国民 | 医学院 | 华法林特异性靶蛋白vkor在维生素k循环中催化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55 | 2018/1/1 | 2021/12/31 |
81772631 | 王颖 | 第一附属医院 | circnek6上调hnf4a/nek6/cyclind2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促进贲门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 | 面上项目 | 45 | 2018/1/1 | 2021/12/31 |
u1730130 | 杨正海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多因素复合运动条件下金基合金摩擦副导电特性研究 | 联合基金项目 | 64 | 2018/1/1 | 2020/12/31 |
参考文献: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河南科技大学校徽为圆形,外环上方为“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下方为“河南科技大学”,中间是“西周兽面纹方鼎”图案(俗称“洛阳鼎”)。
河南科技大学校旗为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例为3:2,红底白字,中央为学校中文校名,左上方配以学校徽志。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有开元、西苑二个校区。
开元校区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63号。截至2024年6月,开元校区占地面积3416亩。校区北侧为开元大道,东侧邻近洛阳奥林匹克公园和学府街,西侧与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龙工业园相邻,南侧为关林路。该校区为多单位所在地,包括学校党政机关、海军选培办等驻校机构,以及多个教学学院,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此外,还有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直属机构和河南省耐磨材料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校区交通便利,多条公交线路如25、31、34等经过或发车于此。
西苑校区
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位于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截至2024年6月,西苑校区包含多个教学机构如机电工程学院和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等,以及直属和附属机构如档案馆和校医院。此外,还有多个研究机构,如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校区地理位置优越,多条公交线路如8、12等经过于此。
景华校区
河南科技大学景华校区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安徽路31号。截至2024年6月,景华校区容纳医学院等教学学院和劳动服务公司等直属附属机构。该校区位于商业繁华地段,交通便利,多条公交线路如6、8、11等经过于此。
周山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河南科技大学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校长 | 王洪彬 |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 杨霞 |
党委副书记 | 海然 |
党委副书记 | 郭相春 |
纪委书记 | 侯帅 |
副校长、本科生院院长 | 侯小改 |
副校长 | 王学峰 |
副校长、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 | 吴庆涛 |
学术副校长 | 由天艳 |
副校长 | 穆云超 |
副校长 | 曹亦俊 |
副校长 | 李三强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文献: |
校园环境
琴湖
琴湖位于教学区南边,因其形状像一把竖琴而得名,湖边有琴湖音乐广场,供学子休憩读书和散步。
牡丹园
牡丹园共有上万株牡丹,花期在整个4月和5月上旬。牡丹的品种各不相同,其中中国品种有52个,多以中原牡丹为主,花色涵盖了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
校友情况
河南科技大学校友情况人物名称 | 年级 | 简介 |
---|
马懿 | 1982·07--1983·06 洛阳工学院机械工程一系团委书记。 |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
赵钦志 | 1987年毕业于原洛阳工学院机制专业。 | 截至2021年6月16日,任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
张庆义 | 1981年毕业于原洛阳工学院拖拉机专业 | 曾任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党组书记、九届省纪委委员,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
张清杰 | 1982年毕业于河科大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 |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十一五”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十一五”发展战略咨询专家组成员。 |
张宁波 | 1986年毕业于洛阳工学院机设专业 | 截至2021年6月16日,任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 |
俞章法 | 1989年毕业于原洛阳工学院热处理专业 | 截至2021年6月16日,任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历任中信重机销售总公司总经理,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总经理助理,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杨留栓 | 1982年毕业于原洛阳工学院铸造专业 | 截至2021年6月16日,任河南城建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河南省钢结构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平顶山工学院副院长。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
所获荣誉
河南科技大学所获荣誉(部分)获得时间 | 荣誉名称 |
---|
2008年5月 | 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 |
2020年5月 | 河南省文明校园 |
2022年 | 年度直播最具创新精神高校 |
2022年2月 | 河南高校2020—2021年度宣传先进单位优秀奖 |
2022年11月 | 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
2023年2月 | 2022年河南省高校统战工作示范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