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长沙工程学校
1958年,湖南地质学校创建。
1960年,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大专班并入组建。
1995年,更名为长沙工程学校。
湖南工程职工大学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办36个高职专业。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地理学院 | 工程测量技术 |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 |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方向) | |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 |
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然资源学院 | 环境地质工程 |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 | |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数字地质方向) | |
钻探工程技术 | |
岩土工程技术 | |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软件技术 |
大数据技术 | |
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应用方向)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硬件工程技术方向)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动化控制方向)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建设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技术(智慧建造方向) |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学院 | 工程造价 |
建设工程管理 |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 |
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设计学院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建筑室内设计 | |
环境艺术设计 | |
动漫制作技术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经贸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 |
市场营销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现代物流管理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文旅学院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方向) | |
应用英语 |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700多人,其中“双师型”专任教师比例为86%,有正高职称29人,副高职称164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8名。类别 | 姓名 |
---|---|
省级优秀教师 | 李锐敏、唐保华 |
省级专业带头人 | 徐耀鉴 |
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 宗传玉 |
“楚怡”教学名师 | 石洋、向继平 |
参考资料: |
团队类别 | 团队名称 |
---|---|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 | 工程施工专家工作室 |
湖南省“楚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
环境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2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 bim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技术研究中心 | 湖南省矿山固碳增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实景三维建设与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2023年,学校共立项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各类纵向项目共计220余项,立项纵向课题近80余项;组织各类课题结题共计110余项,开题和中期检查项目70余项。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
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评价 |
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湖南新宁龙口锑矿石英原位微区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指示意义 |
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gwr的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资料: |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
发明专利 | 一种多功能卡通动画用制作台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泥浆不落地处理系统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语文教育用作业本收纳装置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会计凭证粘胶装置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科研」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院校徽为正圆形,以“工程”汉语拼音首字母“gc”为主图案,配以蓝、红两色组成。主图案外环上部为汉字“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下部为学院院名英译“hunan vocationalcollege of engineering”。
校旗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