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公众号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安徽合肥市
公众号ID:IMI2014HFUT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关注智能院、了解智能院、发展智能院。

开发/运营主体: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关于主体: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是合肥工业大学下设的教育科研机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是由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是合肥工业大学下设的教育科研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安徽省、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为共建主体,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为承建主体,省内外骨干企业为协同创建主体。确立优先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制造工艺、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和智能信息技术与产品4大重点领域及平台,优先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服务研究中心、产品检测分析服务中心、产品设计服务中心和公共计算服务中心等4大公共技术研发服务中心。

研究院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选址位于合肥高新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内,西临石莲南路,南临柏堰湾路,北临习友路,东临创新大道。总用地面积约965亩。一期规划占地面积463亩;建筑面积453000 ㎡。

2014年4月25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启动仪式在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举行,这是高新区继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之后,引进建设的又一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整个项目由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计划用4-5年建成。

重要发展领域

高端智能装备

包括高端数控机床、3d打印、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现代显示及新能源汽车方向。

(1)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研发

依托合肥工业大学cims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合锻研究院,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研制star系列数控系统及设备(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齿轮机床、数控校直机、数控弯管机、数控盘绞机等),并在企业中推广使用;开展齿轮机床(数控铣齿机、插齿机、滚齿机、剃齿机和磨齿机)数控系统及机床研究开发和应用,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齿轮机床数控系统;消化吸收高端数控系统,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利用高效数控电解加工装备在国内具有的领先优势,深入探索高温合金、淬火钢等难加工材料精密电解成形中的难题解决方案,力争在更多行业领域实行产业化。

研发服务中心

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

开展与智能制造技术产业配套的关键设备、新器件、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等的研发,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三基)等基础制造能力,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以及成套装备中的关键设备,加快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和关键部件依靠进口的问题。通过不断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建设思路

总体思路

按照“省部合作、市校共建、企业协同”原则,以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为动力,以“政府资金引导、政产学研合作、全球资源汇集、创新基地打造、开放平台搭建”为主要手段,以集聚创新人才、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按照“1447”建设思路,即围绕“提升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一条主线,主攻“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制造工艺、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智能信息产品”四大领域,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检测分析服务中心、产品设计服务中心、公共计算服务中心”四个中心,形成“人才培养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转化、质量检测评定、产品设计服务、公共计算平台、产业发展智库”等七大功能。

建设原则

人才引育计划

现已制定了人才招聘计划,卢秉恒院士担任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并将与研究院开展深层次合作。合肥工业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合工大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柔性坐标测量仪器与智能传感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三维打印与激光再制造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合工大汽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所等6个研究方向与团队已经进驻高新区。研究院计划从2015年入学的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讯工程、电气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中,选择100-200名入驻研究院,编制2016年度300名研究院入驻研究院的招收计划,开展研究院与企业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院工作。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