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思路
总体思路
按照“省部合作、市校共建、企业协同”原则,以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为动力,以“政府资金引导、政产学研合作、全球资源汇集、创新基地打造、开放平台搭建”为主要手段,以集聚创新人才、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按照“1447”建设思路,即围绕“提升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一条主线,主攻“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制造工艺、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智能信息产品”四大领域,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检测分析服务中心、产品设计服务中心、公共计算服务中心”四个中心,形成“人才培养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转化、质量检测评定、产品设计服务、公共计算平台、产业发展智库”等七大功能。建设原则
坚持高位起点原则。研究院密切跟踪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着力整合全球资源,不局限于省市校现有资源条件,为全省制造企业提供共性关键技术,引进、培养人才和核心团队服务,实现技术引领。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牢固树立“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办院理念,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坚决杜绝体制回归,形成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研究院核心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层人员相对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建立科学、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流动、退出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强化与产业界紧密互动,建立与企业共建共享研发平台的机制,按照公益性、准企业化运行,前期主要依靠政府、企业的投资及学校自筹资金,5年内提供成本服务。后期逐步增强研究院的造血功能,过渡到依靠技术转移、产业化后的回馈,实现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运行目标。
坚持全面开放原则。创新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发挥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及校友资源优势,广泛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建设成为全面开放的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
总体目标
研究院以“服务区域经济,服务本土企业,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学科建设”为宗旨,建成“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平台、成果培育与转化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研究院,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引擎、具有国际影响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