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元纳雍电厂百科
贵州金元纳雍电厂是国家“西电东送”“黔电送粤”战略的重点工程,成立于2000年8月,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分两期建设。截至2023年12月,该厂累计发电量突破90亿千瓦时,创近9年新高。电厂通过党建引领和精细化管理,在电力保供、安全生产及技术创新方面成效显著,2025年首月发电量达10·11亿千瓦时,实现“开门红”。此外,电厂积极推动绿色转型,2024年电动重卡充换电量突破100万千瓦时,助力地方“绿色交通”示范建设。
历史沿革
贵州金元纳雍电厂于2000年8月25日成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要电源点,首台机组于2003年3月3日并网发电,2006年12月19日8台机组全部投产。该厂采用总厂制管理模式,下设16个部门和33个生产班组。
2025年5月31日,贵州金元纳雍电厂厂区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实现首次并网。
运营管理
电厂通过“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模式保障机组稳定运行。2023年成立保供党员突击队,深化电煤采购联建合作,全年采购电煤量同比显著提升。在设备维护方面,完成2号炉暖风器改造等多项技改,降低运行风险。
生产与创新
发电能力:2023年一季度发电量24亿千瓦时(同比增13%),全年突破90亿千瓦时;2024年累计发电量达80亿千瓦时。
技术创新:在风量控制、壁温管理及燃烧调整领域取得突破,2023年实现机组运行参数优化。
绿色转型:2024年建成1号电动重卡充换电站,年充换电量超100万千瓦时,推动绿电转化。
社会责任
电厂承担“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任务,2025年单日最高进煤量达2·7万吨,确保燃煤库存充足。通过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发展规划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规划,贵州金元计划通过“上大压小”技改项目在织金县建设2×660mw火电机组,逐步关停纳雍电厂现有机组。截至2024年,电厂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与均衡增长战略,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
公众号主体介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贵州金元纳雍电厂是由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是隶属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的国有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成立于2000年8月25日,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和‘黔电送粤’战略的核心电源点。电厂分两期建设,共8台30万千瓦机组,2006年全部投产,并完成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改造实现超低排放。该厂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阳长镇,采用总厂制管理模式,截至2023年共有员工472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8%。
历史沿革
电厂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配套项目,总厂成立于2000年8月25日,2002年12月19日正式注册为企业。首台机组于2003年3月3日并网发电,2006年12月19日完成全部8台机组建设,总投资达93·7亿元。2016年9月曾更名为“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
生产运营
电厂设计年发电量144亿千瓦时,年均耗煤量810万吨(按3700大卡折算)。“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因电煤供应问题累计亏损24·65亿元。根据规划,将通过“上大压小”方式在织金县建设2×660mw火电机组替代现有二厂,已于2020年11月获得核准。
技术改造
2·2020年前实现全部8台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升级
3·计划“十四五”后期关停一厂并新建2×660mw机组
企业架构
3·采用总厂制管理模式,下设16个二级部门,33个生产班组。截至2023年,企业拥有57项专利、12项行政许可,参与招投标超5700次,对外投资纳雍县金海宾馆。职工生活区配备足球场、篮球场等设施,设有六盘水“纳电家园”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