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百科
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guangxi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简称广信职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象新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委托广西开放大学建设和管理的专科层次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学校是“雷锋精神高校示范教育基地”、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和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
2018年1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成立高职学院筹建办公室,负责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筹设等工作;7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设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同意由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筹设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0月9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获教育厅发放《南宁教育园区入园建议书》,同意学校“在南宁教育园区筹设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6月15日,学院正式入驻南宁教育园区。2021年3月16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9月30日,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
据202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开设5个二级学院,19个专业,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4个。截至2025年1月,校园占地面积97464·5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797·41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23·53万元。2023—2024学年,全日制在校生5572人。现有教职工378人,其中,专任教师191人,校内兼职教师5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14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1人。外聘兼职教师109人。
历史沿革
2018年1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成立高职学院筹建办公室,负责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筹设等工作;7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设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同意由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筹设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0月9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获教育厅发放《南宁教育园区入园建议书》,同意学校“在南宁教育园区筹设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2023—2024学年,学校采用“以群建院”创新思路将原北斗学院、互联网科技学院、数字艺术3个二级学院重整为北斗与通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和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4个校属二级学院。同时,为构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广泛调研,科学论证,新申办设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环境艺术设计、健康管理等5个高职专业。至此,学校目前开设高职专业19个。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北斗与通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 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 |
|
|
|
|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大数据技术专业信息安全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 |
|
|
|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
|
|
|
|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健康管理专业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通识教育学院 | - |
数据截至2025年1月备注:官网简介页面和教学单位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78人,其中,专任教师191人,校内兼职教师5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14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1人。外聘兼职教师109人。
类别 | 名单 |
---|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学术委员 | 卢玉珑 |
广西科技专家库专家 | 梁晓 |
学院领军人物 | 周鸿、王兴辉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2020年,学院成功获批首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5月,学院发表论文1篇。
论文题名 | 作者 | 来源 | 发表时间 |
---|
利用automl技术助力k-12的人工智能教育 | 黄镭 |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2-01-25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院校徽为圆形,圆形代表浩瀚的宇宙;北斗七星位于中心,寓意着学院构建以北斗导航应用技术专业群为优势特色,并以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北斗七星之下的连线,代表传递信息之义;以蓝色为主色调,既代表广阔的天空,又体现了学院的科技特性;guie是学院的英文简称。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李卫东 |
校长 | 王兴辉 |
党委副书记 | 龙雪津 |
副校长 | 刘绍英、黄河、李国助、邓明学、黄鹄、辛立章、黄远鸣 |
数据截至2024年3月资料来源: |
校园环境
截至2025年5月,学院位于南宁市区“新cbd”—五象新区。配套设施齐全,建有教学楼、实训室、图书馆、运动场、室内体育馆、篮球场等教学运动设施。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 |
---|
2024年 | 2024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和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称号 |
2024年 | “雷锋精神高校示范教育基地” |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西开放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广西开放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西开放大学(guangxi open university)前身是于1979年创办的广西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12月更名为广西开放大学。学校实行体系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接受国家开放大学的业务指导,承担对全区14所市级开放大学、市级电大(分校)和139个县(区)学习中心的教学业务指导。
截至2023年7月,学校有东宝校区、五象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有在职教职工316人,各类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0万余人。
发展历史
2025年4月,广西开放大学与广西韦拔群干部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揭牌仪式。
学校介绍
广西开放大学(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1月,是一所由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教育厅主管,业务上接受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指导,采用现代传媒技术、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面向全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院校。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正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积极建设面向大众、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广西开放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7月,广西开放大学现有现有在职教职工316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9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189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7月,广西开放大学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西中心、广西新型职业农民综合培育基地、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西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基地、广西教师教育基地、广西财政厅会计资格培训与考试基地、自治区级职业技能鉴定所、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南宁市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等。
合作交流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7月,广西开放大学有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学校自办学以来,始终以满足社会需求、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为价值追求,坚持扎根八桂大地,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办学,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累计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50余万人,为全区各地特别是基层、行业输送了大批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荣誉奖项
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和全区各类学科竞赛共获207个奖项,其中,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4项、优秀奖6项;全区电大系统一等奖38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70项、优秀奖30项。
学校先后获全区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级卫生优秀学校、南宁市平安单位、南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警民共建单位等荣誉。连续五年获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李卫东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王兴辉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黄美娟 |
党委副书记 | 龙雪津 |
副校长 | 黄鹄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翁洁、李敏智、刘绍英、辛立章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