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公众号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西
公众号ID:gh_f1e33f03487c
公众号分类:资讯
关于公众号: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微信公众号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展示学院风采,发布学院资讯,关注校园生活,传播校园文化,服务学院师生。

开发/运营主体:未录入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百科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位于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广播电视台、柳州市委宣传部与广西民族大学共建单位。是广西新闻传播教育的又一个人才培养高地。

传媒学院的传媒专业教育源于1997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院是在艺术学院和文学院部分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新闻学4个本科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影视文艺理论与创作2个学术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1个专业硕士点。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自治区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校级特色专业,《视听语言》是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传播学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广播电视传播研究基地是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1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广西)广电视听艺术创作中心”。学院还与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人民出版社、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新浪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新浪广西)、今日头条、广西区气象服务中心等30多个校外传媒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多年的努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基本建设成改革思路清晰、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和知名度、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内领先、全国知名”的特色专业。

专业设置

本科

广西民族大学的传媒专业教育源于1997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后来发展到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传媒学院是在艺术学院和文学院部分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新闻学4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详解
本科专业简介主要课程授予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播音学与主持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和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与演播技能的专业人才。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采写、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摄影摄像技术与应用以及中国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等艺术学学士
广播电视编导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摄影以及创作、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技能的专业人才。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视听语言、摄影摄像技术与应用、新闻采写、非线性编辑技术与应用、影视作品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影视节目包装等。艺术学学士
传播学主要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和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培养具有传播项目策划与运作、传播产品设计与开发、传播市场与营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舆论监控等技能的全媒体传播人才。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新媒体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专题写作、图文编辑、摄影与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平面设计、网站设计、广告文案、传播项目策划与运作、传播渠道与传播营销、舆情监控、传播效果调查与分析、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等文学学士
新闻学主要学习新闻学、传播学、汉语言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培养具有新闻采、写、编、评、摄、制技能的全媒体新闻采编人才,具备新闻策划、图文报道、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广告策划、媒体运营等基本能力。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刊编辑、网络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媒体概论、传播学概论、媒体经营与管理、摄影摄像技术、公共关系学、知识产权法、传媒伦理与法规等文学学士
参考资料:传媒学院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建设一览
教研室专业开办时间专业特色
播音与主持专业教研室播音与主持艺术1997(专)2003(本)承担广西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统考专业考评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专业(2011)
广西民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专业(2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
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2008承担广西广播影视编导类艺术统考专业考评工作
广西最早开办的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新闻学、传播学教研室传播学2014-
新闻学--

硕士

传媒学院开设中国语言文学下设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影视文艺理论与创作2个学术硕士研究方向和新闻与传播1个专业硕士点。

硕士专业建设一览
一级学科类型专业方向学位类型
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硕士
影视文艺理论与创作专业
新闻与传播专业型新闻与舆论新闻与传播硕士
民族文化传播
广播影视传播
戏剧与影视基本创作与实践戏剧与影视硕士
影视摄影与制作
表演与主持艺术实践
参考资料: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院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现有在校本科生1175人,在职教职工54人,具有高级职称15人,中级19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研究生37人(在读博士11人)。同时聘请东西、凡一平、朱山坡等一批传媒界精英和著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或研究生导师。学院大部分教师具有传媒一线从业经验,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师德品质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本科教师专任教师42位
硕士研究生导师全职23位

广西教学名师

杨学明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杨学明

学术发展

学院教师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立项6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7篇,出版专著9部,获科研奖励20项。教改项目立项61项,获得教学奖励22项。此外,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各类荣誉900余项。

项目类型名称数量
科研项目国家级人文社科课题2项
省部级项目7项
厅局级项目27项
横向课题3项
校级项目24项
学术论文c级以上核心期刊66篇
教改立项省部级13项
校级48项
出版专著9部
教材2部
教学奖励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13项
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
三等奖1项
学科竞赛国家级79项
省部级300项
参考资料: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简介(截至2021年12月)

学科建设

一流专业

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层次获评时间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
广播电视编导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一流课程

课程名称负责人获奖类型获评时间
《视听语言》杨学明教授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2020
《新闻采访与写作》/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
《传播学概论》梁辰及其课程团队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
《广告策划与制作》/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专业排名

播音与主持艺术
软科专业排名
年份参与院校全国排名广西排名等级同名次院校参考资料
2022142371b+西北大学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2021131281b+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联培基地

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布了2021年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广西民大共有4个研究生培养基地成功获批,其中就包括传媒学院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联培基地。

牵头申请高校合作单位基地名称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与传播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教学科研

科研立项

科研项目一览(校级以上)
成果名称基金项目负责人
《澳门青年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分类施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熊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广播影视产业合作发展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尹力
新中国连环画传播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蒋新平
互联网语境下高校教师语言文字规范研究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语言文字研究专项课题杨学明
毛南山乡文艺生态审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吕瑞荣
《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方略》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熊艳
参考资料: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研究专项立项名单(141号)传媒学院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教学获奖

教学科研获奖一览
参赛作品名称姓名成果来源颁奖机构日期
民族地区“三型合一”传媒人才“5a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何江、吴兰、王伟超、覃慧敏、覃媛元、尹力、徐华、樊立彬、田娇、杨杰国家民委教学成果奖a+国家民委2019
2019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西教育厅2019
参考资料:传媒学院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竞赛获奖

竞赛类型获奖类型时间
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作品原创特别奖《人民的声音永不静默》第22届
选材立意特别奖《扎根》第24届

教研中心

教学中心

传媒学院设有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出版教学实验中心两个建制教学实验中心。其中,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四个实验室:播音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电视演播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新闻出版教学实验中心下设二个实验室:数字传媒实验室、编辑出版实验室。此外还有录音间及广播直播间等实践教学场所。此外还有录音间及广播直播间等实践教学场所。实验场地约2578m2,教学仪器设备2289余台(套),总价值约16719911万元。

实验中心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承担本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新闻学五个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实验、毕业设计和两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等实验与研究工作。

融媒体交互式演播实训中心

该中心由融合媒体指挥中心及多平台发布系统、全媒体交互式新闻演播室系统、融合媒体虚拟化生产平台三大部分组成,总投入约700万元。除了满足新闻传播专业群课程教学的需要,还可以进行节目录制、活动直播、课程录制、学科竞赛作品录制等。

研究基地

广播电视传播重点研究基地

对外合作

中国-东盟(广西)广电视听艺术创作中心

2021年入选首批自治区级广电视听创作基地

广西网络文学创意与制作中心

合作方: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艺术招生

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介
专业名称招生人数预收学费招生地区
播音与主持艺术8012000/年广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黑龙江
广播电视编导8012000/年广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黑龙江
参考资料: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一览
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陈就汉
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工会主席覃慧敏
院长杨学明 教授
党委委员、副院长李琳 副教授
副院长吴兰 副教授
参考资料:传媒学院现任领导

学院评价

谢尚果校长在致辞中说,整合组建传媒学院是民大内涵式发展的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更加科学地调整充实民大的学科专业,使之适应国家和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更多的高水平民族新闻传播人才。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新闻网)

学院地址

思源湖校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西路158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