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民俗博物馆公众号

广州民俗博物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广州市
公众号ID:gzmsbwg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广州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广州民俗博物馆,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广州民俗博物馆原名资政大夫祠管理办公室。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花都新八景之一,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规模很大的古祠堂群。景区有清代主人故事展、珐琅精品展、灰塑…

开发/运营主体:广州民俗博物馆

关于主体:广州民俗博物馆是广州市花都区境内博物馆。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州民俗博物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州民俗博物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州民俗博物馆是由广州民俗博物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州民俗博物馆前身为资政大夫祠,坐落在广州市花都区的三华村,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是广州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祠堂群。

广州民俗博物馆是展示、收藏、研究、休闲和体验广府民俗风情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历史沿革

广州民俗博物馆的前身为资政大夫祠,于2010年的12月7日正式改名。博物馆坐落在广州市花都区的三华村,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清同治年间,三华村徐方正、徐表正堂兄弟俩人共同任职兵部,均得到朝廷赏识,同治皇帝封赠了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和父亲徐时显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时亮封为“奉直大夫”。为了感念皇恩,他们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为赞先哲盛德,他们的后人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

建筑布局

博物馆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功能布局明确,规划分为资政大夫祠建筑群、新展馆、湖心景区、民俗广场和停车场。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为资政大夫祠建筑群。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陶塑瓦脊,五彩斑斓,两边采用线条优美的锅耳山墙,墙脊上盖陶瓦。

建筑特色

广州民俗博物馆的古建筑群以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美、保存之好,在花都、广州乃至广东全省都是极为罕有的,可以说是我国岭南民间艺术建筑的又一典型。

馆藏文物

牌坊

两座造型各异的牌坊,分别矗立在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的前院天井,牌坊通体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坊上雕刻的人物、宫殿和各式花卉纹样、文字记载均用镂雕、浮雕、圆雕和阴刻等,手法夸张,工艺精细。前院天井内的圣旨牌坊是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牌额正反两面镌刻同治皇帝所颁诏书,封徐德魁为资政大夫的诰命,正反诰命之上分别刻有“圣旨”、“覃恩”竖牌。

建筑装饰

厅堂内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砖雕、石雕、木雕、灰雕、陶雕、彩画,活灵活现,细致玲珑。

民间艺术

社会影响

广州民俗博物馆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革命传统类、历史文化教育类、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类“三类”合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州民俗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解放思想,创新馆发展新思路;二是探索多元化培训讲解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建立专家式讲解员队伍;三是积极探索多元化共建投入机制,改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中心的设施设备,让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进部队、进企业、进课堂活动。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广州民俗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107国道旁广州民俗博物馆

门票信息

票价:13元/人。

现役军人、残疾人、中小学生凭证、持有广州市无偿献血优待证免票;65岁以上老人凭优待证免票;60—64岁老人凭优待证半票。

开放时间

9:00—17:00,闭馆前30分钟谢绝入场(节假日照常开放)

交通信息

©wxnum.cn 公众号大全